欢迎来到竹溪日记

重阳登高望远,遍插茱萸少一人——重阳节日记

重阳登高望远,遍插茱萸少一人

——重阳节日记

农历九月初九,又是一年重阳时。清晨推开窗,金桂的芬芳裹着微凉的秋风扑面而来,让我忽然想起王维那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今年重阳,父亲因公务出差未归,母亲便提议去城郊的青云山登高。

茱萸红艳映秋光

山脚集市的老妪正在叫卖茱萸枝,绛红的果实像一串串小灯笼。记得《风土记》记载:"九月九日折茱萸以插头,辟除恶气",便买了两枝别在衣襟。母亲笑着说:"你爸要是看见,准要念'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话让我鼻尖一酸,拍下茱萸照片发给了千里之外的爸爸。

石径斜阳话古今

半山腰的观景亭里,几位白发老者正在品菊花茶。石桌上摊开的《唐诗三百首》正好翻到孟浩然《过故人庄》:"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穿蓝布衫的老先生见我驻足,热情地斟了杯茶:"小姑娘知道吗?古人称菊花为'延寿客',茱萸是'辟邪翁'呢!"茶香里飘着千年文脉,恍惚看见陶渊明在东篱下抚弄霜枝。

雁字回时月满楼

登顶时暮色已沉,整座城市华灯初上。母亲指着天际的归雁说:"你看,像不像李清照写的'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手机突然振动,父亲发来视频通话。镜头里他举着保温杯:"以茶代酒,陪你们云登高!"茱萸在晚风中轻晃,屏幕内外响起不约而同的笑声。

归途的出租车电台播放着《九月九的酒》,窗外的霓虹与山间的茱萸在视线里重叠。这个数字时代,古老的节日有了新的团圆方式,但那份"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的旷达,依然在唐诗宋词的字里行间永恒鲜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