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竹溪日记

重读读书古诗有感:一盏青灯伴墨香

重读《读书》古诗有感:一盏青灯伴墨香

一、夜读偶得

昨夜整理旧书箱,偶然翻到中学时手抄的《读书》古诗:"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泛黄的纸页上还留着当年用荧光笔标记的痕迹。窗外春雨淅沥,我忽然想起这首诗曾陪伴我度过无数个挑灯夜读的夜晚。

1.1 诗句里的光阴

"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这两句让我的记忆瞬间回到高三那年。每天晚自习后,我总爱躲在宿舍楼道的声控灯下背书,那时觉得诗句里藏着整个宇宙的奥秘。如今工作多年重读,才懂得这分明是古人留给我们的读书心法——专注时,连时光都会静止。

二、书房小记

周末特意把书房重新布置。撤掉电子相框,换上从老家带来的桐油灯盏;整理书架时,把常读的《陶渊明集》《东坡志林》放在触手可及处。忽然明白《读书》古诗中"金鞍玉勒寻芳客"的对比——在这个短视频泛滥的时代,能静心读书已是难得的清福。

2.1 墨香里的顿悟

今晨用新买的松烟墨临帖时,墨锭与砚台摩擦的沙沙声让我想起诗中"活水源流随处满"的句子。原来读书如磨墨,需得慢工出细活。电子屏幕上的文字像速食面,而纸质书页间的思想,需要我们用体温去焐热,用时间来发酵。

三、读书之乐

午后雷阵雨突至,索性泡了壶凤凰单枞重读《读书》全诗。当读到"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时,窗外的雨帘忽然变得明亮。这些年为考证报的速成班、为赶进度听的浓缩书,到底不如少年时在图书馆角落慢慢啃完一本《红楼梦》来得痛快。

合上诗集时,发现扉页上有父亲二十年前的题字:"读书如植树,勿求一日长。"突然懂得《读书》古诗最后四句为何要写"六经勤向窗前读"——有些智慧,终究要在岁月里反复咀嚼才能品出真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