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竹溪日记

重读渡易水歌古诗有感

重读渡易水歌古诗有感

十月二十三日夜 微凉有风

今夜整理旧书,忽见高中课本中《渡易水歌》一页,铅笔批注犹在,而页角已泛黄卷曲。"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默诵此句时,窗外恰掠过一阵秋风,竟与千年前的易水寒风遥相呼应。

一、文字的重量

记得初读此诗时,老师敲着黑板强调:"这二十一字重于泰山"。当年只觉悲壮,而今重读,方知文字真能承载性命。荆轲启程前,燕太子丹及宾客皆白衣冠送行,高渐离击筑,荆轲和歌而泣。那日的易水河畔,肃杀秋风卷起衣袂,冰冷的河水映照着一张张决绝的面容。司马迁在《史记·刺客列传》中记载:"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便是这用血泪淬炼的诗句。

"风萧萧兮易水寒"七字,比兴手法勾勒出天地同悲的画卷。秋风呼啸是背景音,易水寒凉是触觉感受,而"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九字,如断头台前的铡刀轰然落下。清人沈德潜评此诗"至今读之犹存悲声",确非虚言。

二、时空的对话

翻阅《战国策》与《史记》,发现荆轲原本并非刺客。他好读书击剑,曾以术说卫元君,不被所用。游历邯郸时与鲁句践博戏争执,默而逃去。在燕国与狗屠及高渐离饮于市,酒酣以往,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于市中,相乐也,已而相泣,旁若无人者——原来这悲歌之人,本就是至情至性之辈。

燕太子丹拜请时,荆轲沉吟良久。他明知"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的结局,仍毅然受命。陶渊明在《咏荆轲》中写:"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这种士为知己者死的侠义,在今日看来似乎过于沉重,却正是那个时代的精神写照。

三、悲歌的回响

《渡易水歌》作为现存最早的短歌,开创了悲壮诗风的先河。项羽《垓下歌》、刘邦《大风歌》皆受其影响。李白在《结客少年场行》中写"羞道易水寒,徒令日贯虹",王昌龄《杂兴》中"手持白马鞭,直指易水东"——历代文人的吟咏,让易水寒流穿越时空,始终流淌在中华文化的血脉中。

最令我动容的是高渐离的结局。荆轲死后,他熏瞎双眼入秦宫击筑,在筑中灌铅扑击秦始皇,失败被杀。易水送别的两人,最终都以生命践行了誓言。《琴操》记载高渐离作《渡易水操》一曲,或许那日的筑声,早已预言了所有结局。

四、现代的易水

合上书页时,想起去年探访河北易县。如今的易水河平静流淌,两岸杨柳垂丝,游人泛舟其上。唯有河畔的荆轲塔默默矗立,塔铃在风中叮当作响,仿佛还在吟唱那首不朽的悲歌。

归有光在《荆轲山》中写:"千古荆轲一片心",这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勇气,在不同时代有不同诠释。如今我们不再提倡轻掷生命,但那种为信念赴汤蹈火的精神,仍值得致敬。每个时代都有各自的"易水",需要有人慨然前行。

夜已深,秋风又起。再次轻念这首穿越两千年的短歌,忽然懂得:有些文字之所以不朽,是因为它们用最简练的语言,封装了最厚重的人类情感。易水寒流从未停止奔涌,正如勇气与牺牲的故事,永远在历史长河中激荡回响。

《荆轲歌 渡易水歌》【赏析】注解+译文_古诗大全

《荆轲歌渡易水歌》【赏析】注解+译文_古诗大全 《荆轲歌/渡易水歌》朝代:先秦 作者:佚名 原文: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探虎穴兮入蛟宫,仰天呼气兮成白虹。(此句疑为后人补作)译文 风萧萧地响把易水岸边吹得很冷,壮士荆轲去了就再也不回来了。刺杀秦王就像是到虎穴到龙宫一样危险啊,但是我们的英雄英勇的气...

【古诗三百首】古诗《渡易水歌》原文 赏析

《易水歌》以轻轻二句遂为千古绝唱,我们读到它时,何尝一定要有荆轲的身世。这正是艺术的普遍性,它超越了时间与空间而诉之于那永久的情操。 “萧萧”二字诗中常见。古诗:“白杨多悲风,萧萧愁杀人。”“风萧萧”三字所以自然带起了一片高秋之意。古人说“登山临水兮送将归”,而这里说:“壮士一去不复还”,...

渡易水歌的古诗读合集

《易水歌》以轻轻二句遂为千古绝唱,我们读到它时, 何尝一定要有荆轲的身世。这正是艺术的普遍性,它 渡易水古诗注音版 渡易水古诗注音版 dùyìshuǐ 渡易水 [明] 陈子龙 Bìng dāo zuó yè xiá zhōng míng 并刀昨夜匣中鸣, Yān zhào bēi gē zuì bù píng 燕赵悲歌最不平; Yì shuǐ chán ...

渡易水歌古诗解释

渡易水歌古诗解释 《渡易水歌》是先秦时期的一首诗歌,它的作者不详,但据传是荆轲刺秦王失败后,燕国壮士荆轲渡易水时所唱的悲壮之歌。诗歌中的“风声萧萧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成为了千古流传的名句。 诗歌大意是描述荆轲在易水边远去的悲壮场景,表达了壮士决绝去刺杀秦王的决心和勇气。其中“风声萧萧易水...

《渡易水歌》古诗

《渡易水歌》古诗 《渡易水歌·怀荆轲》易水今犹冷,风过处,犹闻歌吹寒。燕市酒痕干,壮士魂,飘在白云端。砖缝里的草,还记着当年的脚步,岸边的石,还留着荆轲的温度。风萧萧,水潺潺,历史的回声,在耳边盘旋。一、衍生注释 “易水今犹冷”:易水是荆轲出发的地方,“冷”不仅指河水的温度,更指历史...

渡易水歌古诗解释合集

渡易水歌古诗带拼音 fēng xiāo xiāo xī yì shuǐ hán , zhuàng shì yī qù xī bù fù huán 。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tàn hǔ xué xī rù jiāo gōng , yǎng tiān hū qì xī chéng bái hóng 。 探虎穴兮入蛟宫,仰天呼气兮成白虹。 渡易水古诗解释 渡易水古诗解释...

《渡易水歌》拼音版,带全文注音(佚名)

dù yì shuǐ gē 渡易水歌 xiān qín yì míng [ 先秦 ] 佚名 fēng xiāo xiāo xī yì shuǐ hán zhuàngshì yí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 qù xī bú fù huán 去兮不复还。 tàn hǔ xué xī rù jiāo gōng yǎng tiān hū 探虎穴兮入蛟宫,仰天呼 qì xī chéng bái hóng 气兮...

渡易水歌古诗朗读合集

渡(dù)易(yì)水(shuǐ),浮(fú)云(yún)随(suí)波(bō)潮(cháo)。心(xīn)神 (shén)陶(táo)醉(zuì)明(míng)月(yuè),唤(huàn)醒(xǐng)倦(juàn)游(yóu)客 (kè)笑(xiào)。 古诗朗诵大全:易水歌 为⼤家收集整理了《古诗朗诵⼤全:易⽔歌》供⼤家参考,希望对⼤家有所帮助...

渡易水歌古诗注音版

渡(dù)易(yì)水(shuǐ),歌(gē)古(gǔ)诗(shī)。风(fēng)吹(chuī)荷(hé)花(huā)香(xiāng)扬(yáng)。红(hóng)螃(páng)蟹(xiè)戏(xì)闹(nào),白(bái)鹭(lù)湖(hú)中(zhōng)翩(piān)飞(fēi)。 松(sōng)林(lín)绿(lǜ)涧(jiàn)澄(chéng)澈(chè),瘦(shòu)马(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