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竹溪日记

重读古诗原文有感:一场穿越千年的送别

重读《赠汪伦》古诗原文有感:一场穿越千年的送别

2023年10月26日 阴雨微凉

清晨整理书架时,那本泛黄的《唐诗三百首》从夹缝中滑落。翻开折角的那页,赫然是李白的《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二十八字的铅印墨迹在雨天的光线下微微晕染,像潭水泛开的涟漪。

一、文字间的时空折叠

小时候读这首诗,只觉得是首简单的送别诗。如今再读,却在“忽闻岸上踏歌声”七个字里听见了穿越千年的脚步声。那个清晨的泾县码头,酒过三巡的诗人正要登船,忽然岸上传来熟悉的山野歌调。他回头看见汪伦带着村民踏地为节、击掌而歌,衣袖还沾着昨夜桃林的露水。这种不期而至的送别,比任何正式饯行都更令人动容——原来真正的情谊,从来不需要提前预约。

忽然想起去年在机场送别挚友的场景。她过了安检又突然跑回来,从背包里掏出一罐我最爱吃的桂花蜜,玻璃罐上还凝着水汽。“本来想给你个惊喜的”,她喘着气说,发丝黏在微汗的额角。那一刻我忽然理解了什么叫做“忽闻岸上踏歌声”。真正的告别从来不是长亭连短亭的漫长铺垫,而是看似平淡的日常里,突然绽放的情感焰火。

二、深千尺的何止是潭水

李白说桃花潭水“深千尺”,现代测量学证实桃花潭最深处不过6米,约合十八尺。可见诗人笔下的深度从来不是物理尺度,而是情感的重力加速度。汪伦当年用万家酒店、十里桃林“骗”李白来泾县做客的轶事,反倒让这场离别显得更加珍贵——所有精心设计的相遇,最终都会沉淀成猝不及防的真情。

记得父亲总说老家门前的池塘“深得能通海”,长大后才知道那不过是个蓄水池。但当年他落水时,邻居毫不犹豫跳下去救人的身影,确实让那片水域变成了太平洋。情感的可贵之处就在于,它总能突破物理规则的局限,在理性的坐标系里划出感性的抛物线。

三、不及的永远是人间烟火

最妙的是“不及”二字。李白没有说情谊比潭水深,而是说再深的潭水也不及情谊之万一。这种比较级里的否定式,反而成就了肯定式的极致。就像母亲总说“超市的苹果再甜也不及你小时候偷摘的酸”,就像恋人总说“所有的星空都不及你眼里的光”。

傍晚散步时经过广场,看见一群老人围着唱客家山歌。领头的老先生踏着步子击节,突然向人群里的老伴招手。老太太嗔怪着拍他手臂,眼角的笑纹却像桃花潭的涟漪般漾开。忽然觉得这场景像极了那句“忽闻岸上踏歌声”——原来最深的情谊,都藏在最俗常的烟火气里。

四、舟行处的永恒瞬间

整首诗最震撼的是时空的错位感。“乘舟将欲行”是现在进行时,“忽闻”是过去式,“深千尺”是空间拓展,“不及”是哲学升华。李白在七言四句里完成了一场时空穿越,让某个平凡的送别瞬间,凝固成中华文化基因里的永恒符号。

合上书页时雨已停歇,窗外的香樟树叶滴着水珠。手机突然响起,是清晨送别的朋友发来照片:她站在南方的艳阳里举着桂花冰粉,配文是“不及你做的味道”。我笑着打字回复:“但比桃花潭水深”。

原来每个人生命里都有属于自己的汪伦,都有值得用二十八字镌刻的瞬间。重要的是在舟行将远时,还能听见岸上的歌声;在深千尺的岁月潭水里,始终记得那份不曾言说的情谊。

高中语文必备古诗词讲解72篇:37.《长亭送别》

1 原文 《长亭送别》 长亭送别 元代:王实甫 (夫人、长老上云)今日送张生赴京,十里长亭,安排下筵席;我和长老先行,不见张 生、小姐来到。(旦、末 、红同上)(旦云)今日送张生上朝取应,早是离人伤感,况值 那暮秋天气,好烦恼人也呵!“悲欢聚散一杯酒,南北东西万里程。” [正宫][端正好]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

2023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古诗词赏析送别抒情专题训练(四)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探究这两首送别诗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各两点)。5.古诗词鉴赏。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1)首联...

《渡荆门送别》古诗原文及译文【优秀9篇】

篇一:李白《渡荆门送别》赏析篇一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1、荆门:山名,在湖北省宜都县西北。2。海楼:海市蜃楼。3、故乡水:指长江,李白早年住在四川,故有此言。⑴荆门:位于今湖北省宜都县西北长江...

《渡荆门送别》古诗原文及译文【优秀9篇】

篇一:李白《渡荆门送别》赏析 篇一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家乡水,万里送行舟。【注解】:1、荆门:山名,在湖北省宜都县西北。2。海楼:空中楼阁。3、家乡水:指长江,李白早年住在四川,故有此言。⑴荆门:位于今湖北省宜都...

《赋得古原草送别》古诗原文及鉴赏

【诗句】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出处】唐·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意思】 古原上的芳草,生长得茂盛,每年它都有一次枯谢,每年它都有一次繁荣。野火能烧尽它的躯体,却烧不死它的生命,当春风吹来的时候,它就顽强地新生。 【全诗】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

《送别》古诗范澄翻译合集

《送别》古诗词鉴赏 1 古诗原文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 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译文翻译 请你下马来喝一杯酒,敢问朋友你要去何方? 你说因为生活不得意,回乡隐居在终南山旁。 只管去吧我何须再问,看那白云正无边飘荡。 注释解释 饮君酒:劝君饮酒。饮,使……喝。 何所之:...

【古诗《赋得古原草送别》原文附赏析】原文注释、翻译赏析

古诗《赋得古原草送别》原文附赏析 诗文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唐代:白居易 译文 原野上长满茂盛的青草,每年秋冬枯黄春来草色浓。 野火无法烧尽满地的野草,春风吹来大地又是绿茸茸。 远处芬芳的野草遮没了古道,阳光照耀下碧绿连荒...

王之涣《送别》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王之涣《送别》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王之涣《送别》古诗原⽂意思赏析 送别 (唐)王之涣 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注释】:1、夹:栽插在物体的两边.2、青青:茂盛的样⼦.3、御河:(1).专供皇室⽤的河道。唐王之涣《送别》诗:“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 ...

一到四年级的送别古诗合集

送别诗四年级 四年级送别的诗句有: 1、《送元二使安西》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 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译文:渭城早晨一场春雨沾湿了轻尘,客舍周围柳树的枝叶翠嫩一新。老朋友请 你再干一杯美酒,向西出了阳关就难以遇到故旧亲人。 2、《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