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读冰心散文《追梦人》有感日记
十月十五日 晴
今夜重读冰心先生的《追梦人》,窗外的星子正明灭闪烁,恍若先生笔下那些永不黯淡的梦想之光。文字如涓涓细流,再次浸润我日渐干涸的心田。先生所言“追梦人眼底永闪着星星的光”一句,竟让我执笔的手微微颤抖——这何尝不是对每一个在黑暗中摸索前行之人的最温柔注脚?
一、星辉下的叩问
先生描绘的追梦人总带着几分倔强与赤诚,使我不禁反观自身:昔日那个在课本扉页写下“欲上青天揽明月”的少年,如今可还在星辰大海间驰骋?当代人的梦想常被量化成房产证上的面积与薪资单的数字,而冰心先生却将梦想比作星光——无需证明其价值,存在即是永恒。我在书页边缘写下批注:梦想原是心灵的自燃现象,岂容世俗尺规丈量?
二、长路上的微光
文中那些提着灯盏在暗夜中前行的身影,与当下深夜加班后独自行走的我重叠。先生早预见时代洪流中个体如粟的漂泊感,却赋予这漂泊以诗意:“追梦的人从不问路途远近”。方才意识到,通勤路上背单词的上班族、夜市摊边复习考研的侍应生,何尝不是新时代的提灯者?我们捧着微弱的星光,却共同照亮了人类向上的天梯。
最触动我的是先生对“梦的质地”的诠释——非金非玉,而是带着体温的执着。这让我想起母亲压在箱底的纺织女工奖状,父亲计算了半生的桥梁承重公式。这些看似平凡的坚持,实则是梦想最朴素的形态。冰心先生早用温婉笔触告诉我们:宏大叙事皆由细微坚持编织而成。
三、永恒的星光
合上书页时,东方既白。先生文字间流淌的不仅是诗意的美感,更是对生命本真的哲学观照。当代人总苦恼于梦想与现实的分裂,却忘了追梦本身即是存在的证明。正如星光需要黑暗衬托,梦想亦需现实的砥砺方能璀璨。我在日记扉页抄下:“愿做永远的追梦人,眼底有星,心中有火,足下有路。”
这场跨越时空的对话让我领悟:冰心先生留下的不仅是文学经典,更是一盏永不熄灭的明灯。当我们在数据的海洋里迷失方向时,这些文字便是锚点,提醒着我们——梦想从来不是可望不可及的星辰,而是每个平凡人用心血与时间点燃的火种。今日重读,竟如初读般颤栗;明日再读,想必仍有新的星光坠落心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