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竹溪日记

重峦寻幽:记一次山行

重峦寻幽:记一次山行

癸卯年仲夏·望日

晨起推窗,见远山含黛,忽忆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之句,遂生寻幽之志。自城南而行,不过半个时辰,便至山脚。仰首望去,但见峰峦叠翠,云雾缭绕,恰似王维笔下“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的意境。

一、石径探幽

沿着青石板铺就的小径缓缓上行,两侧古木参天,蕨类丛生。苔痕斑驳的巨石上,隐约可见历代文人墨客的题咏。手指抚过“峨峨东岳高,秀极冲青天”的刻痕时,仿佛与千百年前的登山者产生了跨越时空的共鸣。山风穿过林隙,携来陶弘景诗中“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的清凉,教人顿忘尘世烦嚣。

二、空谷回响

行至半山腰,忽闻泠泠水声。拨开垂藤寻去,竟见一道飞瀑如白练垂空,溅玉跳珠。坐在溪边巨石小憩时,恍惚体会到李白“闲窥石镜清我心,谢公行处苍苔没”的旷达。取出随身携带的《王右丞集》,正好读到“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而此刻山谷中恰有樵夫号子隐隐传来,诗与景完美交融。

三、绝顶抒怀

登顶时已近日暮。站在观云亭极目远眺,连绵群山如波涛起伏,夕阳给每道山脊都镀上金边。忽然明白为何杜甫会写下“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种天地浩茫之感,绝非蜗居方寸之地所能体会。山风猎猎吹动衣襟,竟无端想起李贺的“石脉水流泉滴沙,鬼灯如漆点松花”,虽情境迥异,却同是山魂的咏叹。

暮色渐浓时循樵径下山,腿股虽酸软,心胸却格外澄明。忽然懂得古人为何总将山岳与修行相连——这蜿蜒山道何尝不是人生的隐喻?唯有经历曲折攀登,方能得见绝顶风光。归家燃灯记此游,窗外山影幢幢,恰似范宽《溪山行旅图》中的墨韵,而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句,自此有了具体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