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重阳节登高日记
2023年10月23日 星期一 晴
清晨推开窗,秋风裹挟着桂香扑面而来。日历上赫然印着"重阳"二字,王维那句"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突然在心头泛起涟漪。这大概就是古诗的魔力,穿越千年仍能精准戳中现代人的情感软肋。
茱萸与菊花酒
特意翻出母亲寄来的茱萸香囊,绛红色的果实像凝固的相思。记得《风土记》记载:"九月九日折茱萸以插头,辟除恶气。"如今虽不必驱邪,但这份仪式感让独在异乡的我,仿佛与千里之外的家人共享同款秋色。泡好的菊花酒在玻璃罐里浮沉,金黄花瓣让我想起陶渊明"采菊东篱下"的悠然。
登高望远
午后独自登上城郊的青云塔。石阶上落满银杏叶,每踏一步都像踩碎一片阳光。登至七层时,整座城市在脚下铺展,远处长江如银链蜿蜒。忽然理解古人为何要"登高临远",当视线突破钢筋森林的桎梏,连手机信号都变得飘忽时,才能真正与天地对话。
塔顶有老人正在教孙子背诵: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稚嫩的童声让我的眼眶蓦然发热。
数字时代的茱萸
下山时收到家族群的视频邀请。镜头里八十三岁的祖母正学着用AR特效给重阳糕插虚拟茱萸,表弟在贵州支教地直播他们采摘的野山茱萸。科技让"遍插茱萸"有了新注解,但那份"少一人"的怅惘依然鲜活——今年在英国留学的堂姐没能入画。
暮色中咬了口网购的重阳糕,甜腻中带着微苦。突然想起《西京杂记》里记载的"蓬饵",原来我们咀嚼的,从来都是同一轮月亮下的思念。这个用古诗当坐标的重阳节,让漂泊有了诗意栖居的可能。
...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__》重阳节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答案: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内容来源于:《______》重阳节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_报告 《______》重阳节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_汇集 ...
...中写道'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重阳节佩戴的茱萸最可能...
唐代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写道'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重阳节佩戴的茱萸最可能 唐代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写道'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重阳节佩戴的茱萸最可能是以下哪种植物?A. 吴茱萸 B. 山茱萸 C. 食茱萸 D. 草茱萸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传统节日...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他的兄弟重阳节登的是哪座山?_百度...
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写道"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他的兄弟重阳节登的是哪座山?A. 鹳雀楼 B. 泰山 C. 华山 D. 凌云山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对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创作背景的理解。诗中"山东"指华山以东的蒲州(今山西永济),王维的兄弟当时在故乡活动。根据文献记载,位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