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别诗有哪些古诗:一场穿越千年的离别絮语
日记:与古人共饮一杯离别的酒
今日整理书架时,偶然翻到一本泛黄的《唐诗三百首》,指尖停驻在"送别诗"的章节。那些穿越千年的文字,突然让窗外淅沥的雨声都染上了离愁。
一、盛唐的月光照过长亭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最先跃入眼帘:"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这雨仿佛从唐朝下到今天,打湿了多少送行的衣襟。记得初中语文老师讲解时曾说,那柳枝折了又折,折的是牵挂,赠的是春天。
高适的《别董大》里"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这般豪迈的安慰,如今读来仍觉胸中块垒顿消。古人送别时总爱备酒,想必酒盏里盛的,半是离泪半是星辉。
二、宋词的兰舟载不动许多愁
转到宋词部分,柳永的《雨霖铃》突然让窗外的雨声有了旋律:"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这阙词里藏着多少汴河边的故事?那些执手相看的泪眼,是否也映着如我们今日般的霓虹?
最触动心弦的是李清照《蝶恋花》中"惜别伤离方寸乱,忘了临行,酒盏深和浅",原来千古才女面对离别,也会慌得忘了酒斟几分满。这细节让冰冷的铅字突然有了体温。
三、今人的站台与古人的渡口
合上书页时,手机突然亮起,朋友发来即将远赴异国的消息。现代人的告别总是匆忙,一个拥抱就转身走进安检口。忽然想起古人送别要备"祖帐"、设"离筵",甚至写诗相赠。我们失去的不仅是仪式感,更是那份郑重其事的心境。
或许该学学李白"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的洒脱,或是王勃"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豁达。那些在语文课上背诵过的句子,此刻才真正渗入血脉。
后记:永恒的离别与瞬时的相逢
深夜重读这些诗句,突然明白送别诗为何能流传千年——因为人类永远在重复着相遇与别离的故事。从长亭到机场,从折柳到微信表情,变的只是形式,那颗会疼痛的心从未改变。
雨停了,月光漫过窗台。不知千年前那场浥湿轻尘的朝雨,是否也如今夜般,最终化作了云端的虹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