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竹溪日记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端午怀古日记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端午怀古日记

五月初五,晨起推窗,艾香盈袖。龙舟鼓声自远而近,恍惚间仿佛听见汨罗江畔的叹息。屈子那句「路漫漫其修远兮」蓦然涌上心头,如江潮拍岸,在粽叶与雄黄酒的气息中愈发清晰。

一、求索者的孤独

午后重读《离骚》,竹简般的纸页沙沙作响。「吾将上下而求索」七个字突然刺痛眼睛——两千年前那个披发行吟的身影,该是怎样的决绝?想起昨日会议上坚持己见被嘲「迂腐」,此刻方知真正的孤独不在无人理解,而在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勇气。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这或许才是求索者的注脚

二、修远路上的风景

傍晚沿江散步,见孩童们手腕缠绕五彩丝线。老妇人说这是「长命缕」,能缚住屈原的魂魄。哑然失笑间忽有所悟:求索之路虽遥,但那些为理想灼烧的瞬间,恰似龙舟划过水面时泛起的粼光。去年考研失败时栽种的橘树,今已结出青果,原来「修远」本身即是答案。

三、当代人的汨罗江

入夜整理书稿,电脑蓝光映着案头菖蒲。我们不再需要投江明志,但每个坚守初心的选择都是小小的「涉江」。想起白日偶遇的修车匠,二十年专注修复古董钟表,他布满油污的笔记本上竟抄录着:「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临睡前将《楚辞》放回书架,窗外月光如练。这个端午终于懂得:屈子的诗句从来不是终点,而是照亮漫漫长路的星火。且以明日晨跑计划为筏,继续我的「上下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