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画鸡》古诗有感:一羽丹青见精神
晨起观画
清晨醒来,窗外的天色尚带着几分朦胧的灰蓝。我走到书桌前,目光落在昨日临摹的一幅画上——一只昂首挺胸、羽冠鲜红的雄鸡。旁边正誊写着明代唐寅的《画鸡》古诗:“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这首诗我早已熟读,但每次重读,总觉有新的意味从字里行间浮现。
诗画交融的意境
唐寅的这首诗,题于画作之上,诗与画相辅相成,共同塑造了一个雄鸡报晓的经典意象。诗的前两句“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直接描绘了画中鸡的形象:鲜红的鸡冠天然生成,无需人工修饰;通体雪白的羽毛,仿佛正昂首阔步向我们走来。这短短十四个字,以极简的笔触勾勒出鸡的形貌与神采,既写实又传神。后两句“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则笔锋一转,由形入神,揭示出鸡的内在品格:它不轻易鸣叫,但一旦啼鸣,便声震寰宇,唤醒千家万户,迎来新的一天。这哪里只是写鸡?分明是借鸡喻人,表达了一种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抱负和自信。
画中之鸡与生命之思
凝视着画中的雄鸡,我不禁思考:这只鸡为何能历经数百年,依然如此鲜活生动?或许是因为,它不仅仅是一只禽鸟,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它的“红冠”与“雪白”,是外在的英姿与高洁;它的“不敢轻言语”与“一叫千门万户开”,则是内在的沉稳与力量。这让我联想到,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多少人像这只画中之鸡一样,平时默默积累,不事张扬,但当时机来临,便能爆发出惊人的能量,成就一番事业?这种品质,在当今这个浮躁的时代,显得尤为珍贵。
艺术与生活的共鸣
《画鸡》这首诗之所以动人,还在于它连接了艺术与生活。鸡是再寻常不过的家禽,但经过诗人的点化,它成为了艺术的典型,承载了深厚的文化意蕴。同时,鸡的报晓又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标志着一天的开始,象征着光明战胜黑暗。这种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艺术创造,使得古典诗词能够穿越时空,与今天的我们产生共鸣。每当我读到“一叫千门万户开”,仿佛也能听到那清脆的啼鸣,感受到晨曦初露、万物苏醒的生机。
结语:一羽丹青见精神
一幅画,一首诗,一只鸡,竟能引发如此多的思绪。唐寅的《画鸡》古诗,以其精炼的语言和深刻的寓意,让我看到了古典艺术的魅力所在。它告诉我们,真正的艺术不在于题材的大小,而在于能否从中发掘出普遍的人性光辉和精神价值。这只画中之鸡,虽静默于纸帛之上,却仿佛仍在昂首高鸣,提醒着我们:要珍惜光阴,要厚积薄发,要在平凡的日常生活中,活出不平凡的精神气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