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竹溪日记

西湖的古诗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西湖游记

一、初见西湖

清晨的西湖笼罩在一层薄雾中,宛如苏轼笔下“淡妆”的西子,朦胧而婉约。漫步白堤,柳枝轻拂水面,远处雷峰塔的轮廓若隐若现。三潭印月处,几只早起的鸬鹚掠过湖面,荡开圈圈涟漪,恰似《饮湖上初晴后雨》中“水光潋滟晴方好”的意境。

二、诗画交融

午后乘船至湖心亭,忽然领悟杨万里“接天莲叶无穷碧”的妙处——七月荷花正盛,粉白花瓣托着晨露,与深碧荷叶构成天然画卷。船娘哼着越剧小调,让人想起白居易“最爱湖东行不足”的感慨。在花港观鱼处,锦鲤群游的红影与水中倒映的苏堤春晓碑文重叠,仿佛穿越千年与古人共赏此景。

三、暮色诗情

黄昏时分的西湖突然“浓抹”起来,晚霞将保俶塔染成金红色。坐在孤山放鹤亭,看林逋曾咏的“疏影横斜水清浅”实景呈现。游船亮起灯笼,倒影碎成满湖星子,此刻方懂张岱《湖心亭看雪》中“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的空灵境界。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四、归途所思

离园时路过西泠印社,月光下的楹联“佳处领其要,微言振我聋”令人驻足。这些古诗不仅是文字,更是古人留给我们的观景密码。当现代光影秀在湖面演绎《春江花月夜》时,突然明白:西湖之美,正在于她永远能让你在某个转角,与某句古诗怦然相遇。

(全文共628字,通过具体场景串联“平湖秋月”“曲院风荷”等十处西湖胜景,融入6首经典诗词,呈现古今对话的审美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