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竹溪日记

西湖春色似旧时——重游西湖有感

西湖春色似旧时——重游西湖有感

一、烟雨蒙蒙忆往昔

清晨醒来,窗外细雨如丝,忽然想起白居易那句“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竟不由自主地撑伞往西湖走去。雨中湖面泛着细密的涟漪,远山如黛,近水含烟,恰似苏轼笔下“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的意境。记得第一次游西湖还是少年时,如今二十年过去,湖山依旧,而人已非昨。

二、断桥残雪觅诗踪

沿着白堤缓缓而行,春雨打湿了青石板路。站在断桥上眺望,虽不见“断桥残雪”的景致,却想起杨万里的“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其实何止六月,四时西湖皆有独特风韵。几位老人坐在亭中吹笛,笛声与雨声相和,仿佛穿越时空与白居易对话:“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三、三潭印月思故人

乘船至三潭印月,雨渐停歇。湖中三石塔静静伫立,让人想起元代尹廷高“烟波淡荡摇空碧,楼殿参差倚夕阳”的描绘。岛上紫藤正开,花瓣落满小径,恰似铺就的紫色地毯。坐在闲鸥亭里,看游船划过湖面,惊起几只水鸟,忽然懂得林升“山外青山楼外楼”里那份超然物外的意境。

同游者指着雷峰塔说起白蛇传说,我却想起王安石“还似西湖醉梦中”的慨叹。千百年来,西湖承载了太多文人墨客的情思,每一处景致都浸润着诗韵。此刻夕阳穿云而出,湖面顿成金池,方知“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并非夸张之辞。

四、南屏晚钟悟禅意

暮色渐浓时行至净慈寺,恰闻晚钟响起。梵音袅袅中,想起张岱《西湖梦寻》中记载的历代诗咏。寺僧煮茶相待,说起历代诗人与西湖的因缘,从白居易筑堤到苏轼疏浚,西湖不仅是风景,更是人文精神的载体。忽然明白为什么乾隆皇帝六下江南必游西湖,并题写“西湖十景”。

归途月色已明,湖面浮光跃金。回首望西湖,想起欧阳修“轻舟短棹西湖好”的赞叹,忽然了悟:西湖之美,不仅在山水之秀,更在千年文脉的传承。每一句古诗都是打开西湖之美的钥匙,让我们在红尘喧嚣中,仍能寻得一方诗意的栖居。今夜当记柳永词句:“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待他日秋来,再赏桂子荷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