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林古诗:一场心灵的朝圣之旅
——记游西林寺有感
清晨薄雾中,我踏上了前往西林寺的石阶。这座始建于唐代的古刹,因苏轼《题西林壁》而闻名遐迩:"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此刻站在山门前,方知诗中意境非虚言。
一、古寺寻踪
斑驳的寺墙爬满青藤,朱漆剥落的门楣上"西林禅寺"四字仍显苍劲。抚摸着宋代遗留的碑刻,指尖传来冰凉的触感,仿佛触摸到了历史的年轮。转角处忽见东坡诗碑,风雨侵蚀的字迹间,那句"不识庐山真面目"竟让我怔立良久。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王维的诗句突然浮现。寺后古潭如碧玉般澄澈,倒映着千年银杏的金黄,几只白鹭掠过水面,惊碎满池禅意。
二、诗壁悟道
在藏经阁东侧的露天诗廊,历代文人墨宝如星斗排列。最引人注目的当属那面泛黄的诗壁,苏轼真迹虽已不存,但后人临摹的笔势仍见风骨。导游讲述着元丰七年(1084年)东坡三游此地的典故,恍惚间似见青衫文士挥毫泼墨的身影。
细读壁上和诗,黄庭坚"清风明月本无价"的洒脱,陆游"细雨骑驴入剑门"的孤寂,与主诗形成奇妙对话。这面诗壁恰似中国文人的精神图谱,不同时代的灵魂在此隔空唱和。
三、禅房听雨
午后忽降细雨,躲进茶禅一味的小轩。檀香混着雨雾,老僧煮茶的咕嘟声与檐角风铃的清响交织。方丈取出明代刻本《西林诗钞》,泛黄纸页上那些咏叹山水、参悟生死的文字,在雨声中愈发鲜活。
临别时获赠素笺一页,以寺中古井水研墨,我在空白处写下:"今日得见西林壁,方知诗中有真禅。"归途回望,烟雨中的古寺宛如水墨,终于明白古人为何要"题壁"——有些感悟,注定要与山水共鸣。
后记:归家重读《东坡志林》,发现其记载西林寺"窗含西岭千秋雪"之景竟与今日所见毫无二致。千年一瞬,诗心永恒,这或许就是西林古诗最动人的力量。
西林古诗词
西林古诗词西林古诗词 《西林寺》 原文: 山僧已闭户,山月犹在林。 碧涧流红叶,青林点白云。 凉阴一鸟下,落日乱蝉吟。 向夕闻清磬,其如乡思何。 一、衍生注释: “西林寺”:位于庐山,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寺庙。“闭户”指关门,这里描绘出夜晚山僧已经休息,寺门关闭的情景。“碧涧”即碧绿的山涧,“红叶”在涧水中漂流,色彩对比鲜明。“青...
《题西林壁》古诗
(1)题西林壁: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西林寺在庐北麓。题:书写,题写。西林:西林寺,在江西庐山。(2)横看:从正面看。庐山总是南北走向,横看就是从东面西面看。侧:从侧面看。(3)各不同:不相同。(4)识:认识;清楚。(注:这里不是看清楚,没有看的意思,只有清楚的意思。)(5)真面目:指...
西林壁苏轼的古诗
西林壁苏轼的古诗 古诗《题西林壁》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诗作。这是一首诗中有画的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哲理蕴含在对庐山景色的描绘之中,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故而亲切自然,耐人寻味。一、作品原文 《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二、白话...
西林寺古诗词合集
西林寺古诗词合集 少林寺的古诗 少林寺的古诗 一、 翠野驻戎轩,卢龙转征饰。 造山丽如符,长流禁似带。 海气百重楼,崖松千丈盖。 兹焉可游赏,何必襄城外。 二、 一枝春·嵩山少林 茂密丛林,纵山峦、五乳奇峰环抱。春芳少室,碧翠雾腾云绕。 禅宗寺院,历朝代、尚留瑰宝。观胜景、幽静清玄,浅黛势承...
题西林邸的古诗
题西林邸的古诗 一、原文: 《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二、衍生注释: 1.“题西林壁”:“题”就是书写、题写的意思。“西林”指西林寺,“壁”就是墙壁。所以这个诗题的意思就是写在西林寺墙壁上的诗。 2.“横看”:就是从正面横着看。“岭”:...
西林门下诗句
西林门下诗句 西门林下古诗诗句有王国维的《青玉案·江南秋色垂垂暮》。全诗如下。 江南秋色垂垂暮,算幽事,浑无数。日日沧浪亭畔路。西风林下,夕阳水际,独自寻诗去。 可怜愁与闲俱赴。待把尘劳截愁住。灯影幢幢天欲曙。闲中心事,忙中情味,并入西楼雨。 译文及注释,江南的秋日的景色就像夕阳一样快要完了...
关于庐山和西林寺的诗句合集
有关庐山的诗句 古诗 《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朝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唐·李白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 五...
题西林题西林壁的古诗
题西林题西林壁的古诗 原文: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一、衍生注释:腊酒浑:腊月里酿的酒,因为没经过精细过滤,所以看起来有点浑浊。别小看它哦,农家的真心实意和那股子醇厚劲儿都在里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