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竹溪日记

西出阳关无故人日记

西出阳关无故人

十月廿七 朔风初起

晨起推窗,见枯叶卷地而行,恍若赴一场无言之约。阳关外的风沙似乎穿越千里,扑打在江南的窗棂上。忽忆王摩诘"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之句,喉间竟泛起昨日冷酒的涩意。

最后的夜宴

那夜烛火摇曳,他白衣胜雪,指尖叩着青瓷盏吟诵阳关三叠。我知他此去安西都护府,便要作别长安柳色,永辞曲江烟波。酒过三巡,他忽然笑道:"何必作儿女态?他日驿寄梅花,鱼传尺素,亦如相见。"可案上那封敕任文书,分明透着边关的铁腥气。

十一月初三 霜降

收到敦煌驿使带来的胡杨木匣,内盛沙枣三枚、戈壁石一方。附信言"昨夜见北斗垂地,恍若长安灯火",墨迹被风沙蚀出斑驳缺口。展读之际,忽有黄沙自纸隙簌簌而落,在青砖地上聚成小小的沙丘。

离别的厚度

古人说阳关是离别的门槛,跨过去便再无故人温酒相待。可究竟何为故人?是共赏过终南积雪的眉眼,还是同听过大明宫钟鼓的耳朵?当西域的羌笛吞没中原丝竹,当葡萄美酒取代新丰佳酿,是否连记忆都会叛变?

十一月十五 月如钩

今夜修书时,蜡泪竟三次淹灭笔锋。忽然懂得阳关三叠为何要反复吟唱——第一叠是劝酒,第二叠是整装,第三叠才是真正的离别。就像他启程那日,第一次挥手是笑别,第二次挥手是驻足,第三次...终究化作天边孤雁。

案头《西域舆图》展开又卷起,阳关那座墨点已被摩挲得模糊。想起汉时使节持节杖出关,总要截取一段柳枝相随。原来古人早知故人不在之处,唯有携带故土春色,才能对抗亘古荒凉。

风又起了,窗纸呜咽如埙。或许此刻阳关外,正有人望着东南方向,将我的思念当作长安月辉披在身上。故人不在,但故人之心永远悬于天穹,成为照耀彼此孤旅的北斗七星。

1到5年级王维的诗

小组任务:用简短日记写下一个“山居秋暝”的夜晚,尽量用简单的词语表现光、声、气氛。原文: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一、衍生注释:渭城:渭河之城,古代边城之一,常用作送别的场景。朝雨浥轻尘:清晨的雨把尘土洗净。客舍:旅人暂住的住所。青青柳色新:柳树刚长出新绿,颜色鲜明...

小升初语文真题汇编(四)试题及答案

()2.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惜别之情。()3. “他的写作水平明显改进了。”这句话没有语病。()4. “舍本逐末”这个成语的意思是舍弃事物的根本的、主要的部分,而去追求细枝末节,指轻重倒置。()5.《凡卡》的作者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6...

小升初语文真题汇编(三)试题及答案

5.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中的“去”是“离开”的意思。()6.《草船借箭》中诸葛亮用草船向曹操“借”了十万支箭。()7.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8. “他像一只小鸟一样快乐”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9. “他经常回忆过去的往事”这...

缅甸中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A.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B.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C.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D.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答案:ABD 4.下列作品中,属于鲁迅的有()A.《狂人日记》B.《骆驼祥子》C.《故乡》D.《背影》答案:AC 5.下列成语中,与历史故事有关的有()A.三顾茅庐B.卧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