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竹溪日记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黄山游记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黄山游记

一、缘起

王维《终南别业》中"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这句诗,多年来一直萦绕在我心头。这个夏天,我终于带着这份诗意踏上了黄山之旅,想要亲身感受诗中那份超然物外的境界。

二、登山见闻

清晨五点半,我们从云谷寺出发。山间雾气缭绕,石阶湿滑,仿佛真的走到了"水穷处"——前路被浓雾封锁,只能听见溪流在脚下轰鸣。同行的老向导却说:"这是黄山在考验你的诚心呢。"

果然,当我们艰难攀过"百步云梯"后,忽然云开雾散。站在光明顶上,只见云海在脚下翻涌,远处的莲花峰时隐时现,恰似"坐看云起时"的绝美画卷。那一刻,我终于明白古人为何要"行到水穷处"——唯有历经艰辛,才能看到常人看不到的风景。

三、山中感悟

在排云亭小憩时,遇到一位在此写生的老画家。他说三十年来每年都要来黄山住上半月,"每次看到的云都不一样,就像王维的诗,每次读都有新体会"。老人指着西海大峡谷说:"你看那云雾,不正是'坐看云起时'的最好注解吗?"

四、诗意栖居

夜宿玉屏楼,窗外松涛阵阵。翻开随身带的《王右丞集》,读到"行到水穷处"的下联"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忽然会心一笑。今日山中所遇,不正是现代版的"林叟"吗?那些挑山工、导游、摄影师,每个人都在用不同的方式诠释着这首诗。

凌晨四点起来看日出,天都峰上已挤满游客。当第一缕阳光穿透云海时,人群中爆发出一阵欢呼。我却在想:王维当年看到的,定是更纯粹的自然之美吧?

五、归途随想

下山时特意走了樵夫小道,踩着落叶沙沙作响。手机突然有了信号,跳出十几条工作消息。但此刻的我,心境已与上山时大不相同。终于懂得,"行到水穷处"不仅是地理意义上的探索,更是心灵的跋涉;"坐看云起时"也不只是观云,而是学会在浮躁中保持澄明。

回望渐行渐远的黄山,默默背诵着那句诗。这次旅行,让我真正读懂了王维,也读懂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