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竹溪日记

落花时节又逢君——暮春日记

四月廿三 微雨

晨起推窗,忽见院角的海棠已褪尽胭脂色,枝头只余三两残瓣在细雨中瑟瑟。这才惊觉杜甫笔下"一片花飞减却春"的意境,原来暮春的凋零竟如此猝不及防。

巷口的梧桐雨

撑着油纸伞穿过青石巷时,梧桐絮正纷纷扬扬落成一场鹅毛雪。这让我想起王维《鸟鸣涧》中"人闲桂花落"的静谧,只是眼前飘零的并非桂花,而是带着暮春特有的、将散未散的惆怅。几个孩童追逐着飞絮,他们的欢笑声撞在湿漉漉的粉墙上,惊起檐角蹲着的麻雀。

"绿肥红瘦"的时节啊——
李清照若见这满地蔷薇残瓣
怕又要写新词了

茶肆听雨

午后在城南老茶肆躲雨,木质窗棂外,芭蕉叶被洗得发亮。邻座老者用砂壶煮着陈年普洱,水汽氤氲中忽然吟道:"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辛弃疾《摸鱼儿》里的句子,此刻听来格外应景。茶汤在青瓷盏里转着圈,倒映出屋檐滴落的雨珠,每一滴都像在数算春天剩下的光阴。

暮色中的感悟

归家时雨歇云开,西天竟透出些晚照。路过护城河,柳絮浮在水面织成银色的网,几尾红鲤穿梭其间。这景象让我顿悟:暮春从来不是终点——白居易早说过"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转角药铺前的木香花架下,已有嫩绿的青杏悄悄探头,仿佛在预告着《淮南子》里"春分尽而夏至矣"的轮回。

合上日记本时,夜风送来远处池塘的蛙鸣。书案上的镇纸压着今晨拾回的海棠残瓣,在灯下显出琥珀般的质地。忽然觉得,这"无可奈何花落去"的时节,反倒比盛春更教人懂得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