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廿三 晴
晨起推窗,见庭院金菊凝霜而绽,忽忆司空图《诗品》中"落花无言,人淡如菊"之句。这八个字在秋阳里愈发清晰,仿佛带着千年文墨的沉香,将我的思绪牵向远方。
一、露染东篱
踩着沙沙作响的银杏叶走到东篱边,陶渊明"采菊东篱下"的意境竟在钢筋森林的夹缝中重现。外卖小哥的电动车掠过篱畔,惊起三两只麻雀,而菊瓣上的晨露依旧圆润如初。这让我想起王维"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从容——现代生活的湍流里,或许更需要这般淡泊的智慧。
「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
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
二、茶烟悟道
午后煮水瀹茶,看玻璃杯中龙井芽叶舒展如兰舟。陆羽《茶经》所谓"茶之为饮,发乎神明",与苏轼"从来佳茗似佳人"的譬喻在此刻交融。茶烟袅袅中,忽然明白古人所谓"宁静致远"非是逃避,而是像这杯中茶,在沸腾中沉淀真味。
三、夜灯读史
晚间翻《东坡志林》,见其谪居黄州时"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的记述。这位在政治漩涡中九死一生的文人,竟能从江鱼山笋中品出至味。这不正是范仲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鲜活注脚?台灯的光晕里,书页上的墨迹似乎化作星斗,照亮今人的迷途。
当城市霓虹与千年月光在窗外交叠,方懂得古人将哲理化入生活的智慧。所谓淡泊,是认清生活真相后的从容;所谓宁静,是穿越喧嚣后的澄明。如菊般在霜寒中绽放,似茶般在浮沉里沉淀,这或许就是古典智慧给当代人的启示。
搁笔时,月光正斜斜地描摹着菊影,恍若一幅活的《晚香图》。明日当携此心境,再赴人间烟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