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寅年三月初五 微雨
晨起推窗,忽见庭前落花满地,方觉昨夜细雨潜至。想起李煜《相见欢》中"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竟与眼前景致暗合。那粉白花瓣沾着雨露,似缀了千万颗碎钻,教人想起韦庄"满院落花春寂寂"的句子。
一、诗书里的落花意象
翻检案头《唐诗三百首》,发现古诗中咏落花者竟有二十七处。最动人心魄的当属杜甫"一片花飞减却春",那飘零的花瓣仿佛能丈量光阴流逝。午后在书房临帖,墨汁偶然滴落宣纸,晕开如残红,倒应了李清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的意境。
二、茶烟里的文思
煮茶时望着炉火出神,水汽氤氲间忽然记起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檐角雨滴敲打青石,与八百年前的词境重叠。取来新摘的碧螺春,看蜷曲的茶叶在琉璃盏中舒展,恍若见证着白居易笔下"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春事。
偶得小诗一首:
细雨湿阶苔痕新,
风翻书页觅诗魂。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根。
三、暮色中的顿悟
黄昏时雨歇云开,西天泛起胭脂色。想起王维"坐看苍苔色,欲上人衣来"的静美,忽觉古人观物之细、体情之微。这满地的落花何尝不是另一种盛开?正如龚自珍所言"落红不是无情物",它们正在完成生命最庄严的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