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竹溪日记

荀子古诗劝学有感:以日积月累书写成长日记

荀子古诗《劝学》有感:以日积月累书写成长日记

晨起读《劝学》的顿悟

今晨重读荀子《劝学》,"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这句古诗如钟鸣般敲醒了我。窗外梧桐叶上滚动着朝露,忽然意识到自己坚持写日记的三年时光,不正是对这千古名句的生动诠释吗?

日记本里的"跬步"轨迹

翻开泛黄的日记本,2019年12月那页还歪歪扭扭写着:"今天只写了200字,但老师说坚持就好。"彼时刚接触荀子古诗,在"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的激励下,我给自己定了每日写作的规矩。如今那些稚嫩的文字,已逐渐蜕变成流畅的篇章。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荀子《劝学》中的比喻,恰似日记对我的塑造。每篇记录都是对思想的打磨,那些深夜的自我对话,让混沌的思绪渐渐明晰。

写作中的"积土成山"

上周整理日记时惊觉,散落的生活片段竟已编织成完整的故事脉络。三月疫情居家时的焦虑,六月毕业季的迷茫,到九月入职新工作的忐忑——这些当时看似琐碎的记录,如今连点成线,清晰展现着心性成长的过程。

墨水中的"神明自得"

特别记得某个暴雨夜,我对着荀子"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的句子苦思,在日记里反复涂改的痕迹至今可见。后来才明白,写作本身就是"假于物"的修行:借文字为镜,照见本心;以纸笔为舟,渡思想之河。

写作心得:
1. 每日记录不必鸿篇巨制,但求真实
2. 定期重读旧日记,常能发现新的感悟
3. 将经典古诗作为写作引子,如荀子所言"始乎诵经,终乎读礼"

未来的"青出于蓝"

合上今年新换的皮质日记本,封面上烫金的"劝学"二字在台灯下闪烁。荀子说"学不可以已",我想写作亦是如此。那些尚未写就的空白页,正等待着用坚持去填满,直到某天回头看时,能自信地说:"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全文共计628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