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竹溪日记

苔 古诗

苔痕日记:古诗里的青绿印记

2023年10月15日 阴雨

一、晨读偶得

清晨推开窗,檐角湿漉漉的苔痕突然让我想起袁枚那首《苔》:"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雨丝斜织中,石阶缝隙里那些翡翠般的生命,正用潮湿的呼吸应和着古诗的韵律。

1. 苔的古诗意象

在历代诗文中,苔总是带着矛盾的隐喻。王维《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赋予它禅意,而李商隐"阶下青苔与红树"又平添几分寂寥。此刻书案上摊开的《全唐诗》里,"苔"字竟出现487次,那些墨绿色的文字正在纸页间蔓延。

二、午后寻苔

撑伞走进小区后巷,手机镜头对准墙角:绒毯般的苔藓在砖缝里构建微型森林。想起陆游"苔深不能扫,落叶秋风早"的句子,手指抚过那些不足毫米高的"树木",突然理解古人为何总将苔与时光关联——它们确实像凝固的时间刻度。

苔的微观世界记录

  • 位置:背阴墙根第三块方砖
  • 种类:疑似墙藓属
  • 伴生:三叶草幼苗×2,蜗牛壳×1

三、夜灯下的思考

台灯将青瓷笔洗的投影拉长,水面漂浮的苔花让我联想到《红楼梦》里"苔锁石纹容睡鹤"的描写。现代人总急于铲除苔藓,却忘了杜牧"苔侵佛面看人小"的警醒。这卑微而坚韧的生命,不正是古诗里最沉默的注脚吗?

临睡前在砚台边发现星点绿意,或许该学苏轼"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的豁达。毕竟苔古诗教会我们的,从来不是伤春悲秋,而是在幽暗处绽放的智慧。

后记:
苔衣生处本无尘,
雨打千年字句真。
若问诗中何物似,
一星青绿足传神。

)

古诗苔《苔》

古诗苔《苔》 古诗《苔》原文及译文如下: 原文: 清代·袁枚《苔》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译文:春天和煦的阳光照不到的背阴处,生命照常在萌动,苔藓仍旧长出绿意来。苔花虽如米粒般微小,依然像那高贵的牡丹一样热烈绽放。 赏析: 苔藓自是低级植物,多寄生于阴暗潮湿之处,可它也有自己的生命本能和生活意...

古诗《苔》的意思合集

苔古诗的意思翻译:没有阳光照射到的植物生长不易的地 方,苔藓却能长出绿意,展现出美丽的青春。苔花如同米粒般 大小,也要像国色天香的牡丹那样靠着自己生命的力量自强开 放。《苔》是清代诗人袁枚创作的一首诗。此诗歌颂了苔藓虽 生活在阴暗潮湿之处,却有自己的生活本能和生命意向,并不 会因为环境恶劣而丧失生...

古诗《苔》原文及译文

古诗《苔》原文及译文 苔 袁枚〔清代〕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也 一作:亦)译文及注释 译文 春天和煦的阳光照不到的背阴处,生命照常在萌动,苔藓仍旧长出绿意来。苔花虽如米粒般微小,依然像那高贵的牡丹一样热烈绽放。注释 苔:苔藓。植物中较低等的类群,多生于阴暗潮湿之处...

古诗苔原文及译文

古诗《苔》原文:苔 清·袁枚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古诗《苔》译文:春天在和煦的阳光照不到的背阴处,苔藓却能长出绿意,展现出自己美丽的青春。苔花虽如米粒般微小,依然像那高贵的牡丹一样热烈绽放。注释:1、苔:苔藓。植物中较低等的类群,多生于阴暗潮湿之处。2、青春:...

《苔》古诗意思

《苔》古诗意思 《苔》是清代诗人袁枚创作的五言绝句,全诗内容为: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这首诗的意思是:阳光照不到的地方,苔藓却绿意盎然。苔花虽然如米粒般微小,却依然像高贵的牡丹一样热烈绽放。 此诗通过对苔花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生命的尊重,赞颂了苔藓顽强的...

《苔》古诗注释合集

《苔》古诗翻译 《苔》 清·袁枚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译文 春天和煦的阳光照不到的背阴处,生命照常在萌动,苔藓仍旧长出 绿意来。 苔花虽然如米粒般微小,一点也不自报自取,依然像那高贵的牡丹 一样热烈绽放。 赏析 《苔》是一首非常励志的诗,诗中的苔藓虽然是一种低级的...

《苔》古诗全文及大意合集

苔古诗带拼音全文: bái rìbú dào chù , qīng chūn qià zì lái 。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tái huā rú mǐ xiǎo , yě xué mǔ dān kāi 。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苔》的拼音古诗 《苔》 清·袁枚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苔》的拼音古诗 译文...

古诗苔的意思合集

苔古诗是一种古代中国文学体裁,始于汉代,以韵文抒写草木之美 为主题,往往短小精悍,深刻饱含,容易被人接受。 这首苔古诗“南船已欲渡,孤鸿影自落,啼鹃不相对,月冷高树阴”, 描绘了一幅寂寞孤独的草木之景,表达了孤寂的情感。南船欲渡暗示 草木此时正在失去绵绵眷爱;孤鹰影自落,表明情感的空虚;啼鹃不 相对,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