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起闻香
清晨推窗,忽闻一阵暗香浮动,恰似李清照《醉花阴》中"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的意境。这缕若有若无的芬芳,引我循着石板小径漫步至城郊的梅林。
暗香疏影
穿过薄雾,但见枝头残梅犹在,花瓣上凝着晨露。王安石《梅花》诗云"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此刻方知古人诚不我欺。拾起落英细嗅,那冷香竟穿透三百年时光,与放翁"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的咏叹遥相呼应。
香径徘徊
转入竹林深处,苏轼《定风波》的句子忽然涌上心头:"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踩着沙沙作响的竹叶,发现几株野生兰草正绽放在岩缝间,幽香如《离骚》所言"纫秋兰以为佩"。这让我想起去年在苏州拙政园见到的荷塘,当时正值盛夏,满池"接天莲叶无穷碧"的盛景,此刻回忆起来,鼻尖似乎还萦绕着杨万里笔下"小荷才露尖尖角"的清香。
午后茶思
晌午在茶寮小憩,老板端来的茉莉花茶让我想起白居易《山泉煎茶有怀》:"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尘。"茶烟袅袅中,忽然领悟到古人所谓"芳香"不仅是嗅觉体验,更是穿越时空的情感密码。就像李商隐《无题》中"相见时难别亦难"的怅惘,就永远封印在东风里的百花香气中。
暮色归途
返程时夕阳将云霞染成琥珀色,路旁野蔷薇的甜香让人想起王维《辛夷坞》"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这一天与芳香古诗的邂逅,让我明白中华文化最精妙处,正在于能用五感相通的方式,将刹那芳华铸成永恒诗行。归家后急取毛笔记之,唯恐这"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的感动,会随花香一同消散在夜色里。
有关描写大好河山的古诗
描写大好河山的古诗 1.《望岳》唐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含义:泰山究竟如何?走出齐鲁,依然可见那青青的峰顶。大自然把神奇和秀丽都集中于泰山,山南山北阴阳分割,晨昏不同。望着山中冉冉升起的云霞,荡涤着我的心灵,极目追踪那暮归的鸟儿隐入山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