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春日山行日记
四月初八 微雨
清晨推开木窗时,山岚正裹着细雨漫过青瓦。忽然想起翁卷那句"绿遍山原白满川",便决定带着油纸伞去后山走走。
一、新绿涨溪
石阶上的苔痕吸饱了水汽,在伞下泛着翡翠般的光泽。溪水比上月丰沛许多,岸边的菖蒲抽出三尺高的剑叶,水面上漂着几朵被雨打落的野蔷薇,倒像是给溪水别了枚粉色的胸针。
蹲下身时,发现浅滩处的鹅卵石都裹着层绒绒的绿衣,像被春风施了魔法。这让我想起杨万里写"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的意境,只是今日没有阳光,水面上跃动的全是雨滴织就的银针。
二、子规声碎
转过竹林时,忽闻"不如归去"的啼鸣。那声音穿过雨幕,竟比平日清亮三分。抬头看见杜鹃鸟站在老松枝头,颈羽被雨水浸成深栗色,尾羽却还保持着朱砂的艳。
这场景与范成大"子规声里雨如烟"何等相似!只是诗人未曾提及,当山雾漫过鸟鸣时,那声音会像浸了水的丝绸,既柔软又带着几分凉意。
三、茶烟染衣
在山腰凉亭歇脚时,守亭的老翁正在焙新茶。松柴燃起的青烟混着雨气,把整个亭子熏成了淡青色。他请我尝今春头采的云雾茶,瓷盏里的茶汤竟与山色同调——都是那种带着露水的嫩绿。
归途遇见几个采蕨的村妇,竹篮里堆着蜷曲的翠芽。她们赭色的衣角扫过草丛,惊起几只碧绿的纺织娘。这倒让我琢磨起"绿"字的百般变化:溪水是透明的绿,山岚是流动的绿,而人行走其间,自己也成了会呼吸的绿意。
暮色记
掌灯时雨仍未停。墨汁在宣纸上晕开时,忽然明白古人为何总把春愁写得那么美——原来细雨中的绿,本就是会流动的惆怅。窗外的芭蕉正在偷学杜牧"砌下梨花一堆雪"的句子,只是它笨拙地把雪都染成了青玉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