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写掩耳盗铃400字——一则荒诞日记的启示
四月十二日 阴
今日重读《掩耳盗铃》,忽生奇想:若那盗铃者得手后,该当如何?遂以四百字续之,不觉陷入沉思。
续写片段:
那人掩耳窃得铜铃,狂奔至僻静处,方敢松开双手。铃铛无声,他抚掌大笑:"吾真乃神人也!"遂将铃铛系于腰间,招摇过市。街坊见之皆惊:"此非李员外家门铃乎?"盗者昂首答曰:"然也!然吾取铃时悄无声息,盖因妙法绝伦。"众人面面相觑,终有一童子怯声道:"君奔跑时,铃铛震天响,整条街皆闻之..."盗者愕然,猛摇腰间铜铃,霎时清音乍响,如惊雷贯耳。原来他始终未曾察觉,自己早已被叮当声出卖彻底。
四月十三日 晴
昨夜竟梦成那个盗铃人!在梦里,我看着他被揭穿后非但不惭,反而变本加厉——次日竟用棉絮塞满整个铃铛,继续佩铃行走。更可笑的是,他逢人便演示"无声摇铃术",围观者愈多,他愈是得意。有个老者摇头叹息:"非铃无声,实心聋耳聩也。"
晨醒汗涔涔,忽悟这岂止是古人笑话?现代社会中,多少自欺欺人之事正在上演。譬如那贪腐者以为账户加密便无人知晓,造假者以为数据修饰便可瞒天过海,甚至如我昨日为应付差事而抄袭文章,却自以为老师看不出来。种种行径,与掩耳盗铃何异?
反思所得:
第一,欺骗性行为最可悲处,在于欺骗者首先欺骗的是自己。盗铃者并非不知道铃会发声,而是用主观意愿强行覆盖客观事实。第二,真相从不因主观否认而消失。铜铃依旧会响,就像良知总在深夜叩击心扉。第三,最大的讽刺往往来自旁观者的视角——我们笑古人时,可能正成为他人眼中的新寓言。
日记最后,忽忆起孔子所言:"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四百字续写虽短,却照见千年不变的真理:唯有直面真相的勇气,才能获得真正的安宁。那盗铃者若肯承认错误,何至于沦为千古笑柄?而我们的生活,又何尝不需要摘下耳中棉絮,倾听真实世界的声音?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