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卫填海古诗》给我的启示:一只鸟的坚持
2023年10月15日 晴
今天语文课上学习了《精卫填海》这首古诗,那只衔微木以填沧海的小鸟,在我心里激起了巨大的波澜。
一、初读时的震撼
"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当我第一次读到这两句时,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一只小小的鸟儿,竟然想用树枝和石子填平浩瀚的大海?这该是多么荒谬又多么悲壮的举动啊!老师说这是出自《山海经》的神话故事,精卫本是炎帝的女儿,溺死后化为小鸟,誓要填平夺去她生命的大海。
二、细品后的感动
反复诵读这首诗,我渐渐读懂了其中的深意。"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诗人陶渊明将精卫与刑天并列,都是在赞美那种永不屈服的精神。精卫明明知道自己的力量微不足道,却依然日复一日地坚持着。这不正是我们常说的"愚公移山"精神吗?
我想起上学期参加数学竞赛的经历。起初我的成绩很差,几乎想要放弃。但正是凭着每天多做三道题的坚持,最终获得了三等奖。现在想来,那时的我不也是一只"精卫"吗?
三、生活中的启示
放学回家的路上,我看到环卫工人正在清扫落叶。秋风不断把新的叶子吹落,他们就不停地扫。这不也是"精卫精神"的体现吗?还有妈妈每天早起为我做早餐,老师批改作业到深夜...原来生活中处处都有"精卫"。
精卫填海的故事告诉我们:重要的不是最终能否成功,而是在过程中展现的坚韧品格。就像诗中所说:"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即使知道理想可能永远无法实现,也要保持当初的那份决心。
四、我的决心
从今天起,我要把精卫当作自己的精神榜样。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就想想那只衔着树枝的小鸟;在生活里感到疲惫时,就默诵这首古诗。我相信,只要保持这种"精卫精神",再大的困难也能一点点克服。
合上日记本,窗外的月光格外明亮。恍惚间,我仿佛看见一只小鸟的身影掠过天际,它嘴里衔着的,是希望的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