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人古诗中的春日闲思
晨起偶得
清晨推窗,忽见院角一株桃树悄然绽了三四朵,粉瓣沾露,竟与昨夜读的《答人》诗中“偶来松树下,高枕石头眠”的闲适之意暗合。想起贾岛此诗本是无心应答之作,却因这份偶然天成,成了千古绝唱。
诗中窥境
午后重读《答人》,忽觉诗中“山中无历日,寒尽不知年”二句尤为妙绝。这哪里是避世者的懵懂?分明是将天地化作一本活历——新笋破土便是立春,蝉鸣震耳当为夏至。我试着学这般心境去看阳台盆栽:枯枝萌新芽是惊蛰,多肉晒出红边竟是小满。
注:《答人》全文:
“偶来松树下,高枕石头眠。
山中无历日,寒尽不知年。”
市井寻幽
傍晚买菜途经巷口修车铺,老师傅正用机油手捧着搪瓷缸喝茶,身后收音机咿呀唱着《武家坡》。这般场景倒让我品出《答人》另一重意味——所谓“高枕石头眠”,未必真要隐居山林。在齿轮与扳手的交响里,在茶垢沉淀的缸底,何尝不能“寒尽不知年”?
夜灯小记
临睡前发现白日拍的桃花照片,背景里模糊着半截空调外机。突然笑悟:古人以松石为枕,今人何妨以钢筋为林?《答人》之妙,正在这“偶来”二字——红尘万丈中,留一刻不刻意的心境,便是现代人的“山中无历日”。键盘敲完这段文字,窗外恰好传来夜归人的口哨声,清越如古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