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竹溪日记

竹里馆记

竹里馆记

独坐幽篁里的午后

窗外的竹影斜斜地铺在书案上,仿佛王维那句"独坐幽篁里"的墨迹还未干透。我坐在书房,看风过竹梢时泛起层层碧浪,忽然想起千年前那位在辋川别业写诗作画的诗人。他是否也曾像我这般,望着竹海出神,任时光在叶隙间流淌?

竹韵三叠

第一叠是雨打竹叶声。清晨骤雨初歇,每片竹叶都托着晶莹水珠,风过时便簌簌落下,如碎玉敲阶。这让我想起郑板桥"衙斋卧听萧萧竹"的意境,只是他听出的是民间疾苦声,而我听见的是天地澄明之音。

第二叠是月照竹影图。昨夜失眠,推窗见竹影映在白墙上,俨然一幅墨竹图。苏东坡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此刻方知其中真味。那疏密有致的影子在月光下浮动,比任何名家画作都要灵动三分。

第三叠是风过竹笛吟。竹枝相磨发出的声响,竟似远古的骨笛。忽然明白为什么黄帝令伶伦取竹制律,这天地生成的乐器,本就藏着最原始的音律。白居易写"竹解心虚即我师",或许正是悟透了竹的中空之道,方能奏出天地和鸣。

墨竹深处的沉思

案头摊着《历代咏竹诗钞》,从谢朓的"窗前一丛竹"到杜甫的"绿竹半含箨",诗人们总在竹中找寻不同的寄托。最妙是读到黄庭坚"竹笋才生黄犊角"时,窗外正好有春笋破土,那褐色笋尖果真像极了小牛初生的犄角。

午后试着磨墨画竹,才知郑板桥"四十年来画竹枝"的艰难。毛笔总不听使唤,不是墨色太浓成了乌云压顶,就是太淡若轻烟消散。忽然想起他题画竹诗说的"画到生时是熟时",索性放下拘束任笔挥洒,反倒画出几分竹的清气。

种竹小记

三月在院角种下几丛紫竹,如今已抽新枝。查考《齐民要术》才知,种竹须"东南取引根笋,栽时斩去梢",古人智慧尽在其中。每晨浇水时,总要看笋衣脱落处新生的翠皮,那鲜活的绿色恰如韦应物所咏"新绿初箨解"。

最惊喜是昨日发现竹节处萌发新枝,蜷曲的嫩叶像婴儿握拳。忽然懂得为什么古人称竹子有"君子之道",它每生长一节就总结一次,却始终向着天空伸展。这大概就是刘禹锡"露涤铅粉节,风摇青玉枝"的风骨吧。

暮色染窗时,竹叶渐渐融成墨色剪影。想起王维那句"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千年的月光依旧照着竹海,照着每个在竹林中寻找心灵栖息的人。合上日记时,发现扉页不知何时落了一枚竹叶,正好作天然书签,留住这个与竹相伴的春日。

高中语文 课外古诗文 王世贞《竹里馆记》原文及翻译

王世贞《竹里馆记》原文及翻译 王世贞 原文:(1)去新安郭之三里,其地负髙而临深。其江曰练江,泓渟万仭,黄山、白岳,蜿蜒摩天,其址在数十百里之外,而葱郁接于眉睫。其清可以酿,其膏可以粳秫、蔬茹。邑人汪惟一之业在焉。计亩而延袤可二十,而竹据其三之一。惟一乃构数椽,读书其间,以竹自蔽,不复施藩。(2)惟一之言...

2025年竹里馆记的考题及答案

1.竹里馆记的作者是谁? A.王维 B.李白 C.杜甫 D.白居易 答案:A 2.竹里馆记选自哪个集子? A.《全唐诗》 B.《全宋词》 C.《楚辞》 D.《诗经》 答案:A 3.竹里馆记中提到的“竹里馆”指的是什么? A.一个村庄 B.一个书院 C.一个酒馆 D.一个园林 答案:D 4.竹里馆记中描述的竹子有什么特点? A....

求志园记王世贞文言文

竹里馆记 王世贞 (1)去新安郭之三里,其地负髙而临深。其江曰练江,泓渟万仭,黄山、白岳,蜿蜒摩天,其址在数十百里之外,而葱郁接于眉睫。其清可以酿,其膏可以粳秫、蔬茹。邑人汪惟一之业在焉。计亩而延袤可二十,而竹据其三之一。惟一乃构数椽,读书其间,以竹自蔽,不复施藩。(2)惟一之言曰:“...

师说王世贞文言文翻译

竹里馆记 王世贞 (1)去、新安郭,那里地负而深。这条河叫姜连,气势磅礴,黄山和百岳山,都是蜿蜒的摩天大楼。它的地址在百里之外,郁郁葱葱,与玉梅的纤毛相遇。它可以在清水中酿造,它的糊状物可以由糯米或蔬菜制成。彝族在王唯一的生意是什么?一亩可以延伸二十,竹子是三分之一。唯一的事情是建造一些椽子。...

高中语文文言文指导与训练6文言文思路结构

竹里馆记 (明)王世贞 ①去(距离)新安郭之三里,其地负(背对)高而临(面对)深。其江曰练江,泓渟万仭,黄山、白岳,蜿蜒摩(接近,贴近)天,其址在数十百里之外,而葱郁接于眉睫。其清(江水清澈)可以酿(酿酒),其膏(土地肥沃)可以粳秫(jīng shú)、蔬茹(种植稻谷、蔬菜)。邑人(当地人)汪惟一之业(馆舍,别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