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竹溪日记

竹影婆娑入梦来——品读古诗中的竹子意象

竹影婆娑入梦来——品读古诗中的竹子意象

晨起观竹

清晨推窗,院角那丛翠竹正披着朝露轻摇。忽然想起郑板桥《竹石》中"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句子,这青翠挺拔的身影,确如古人笔下那般坚韧。竹叶沙沙作响,仿佛在吟诵苏轼"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雅趣。

古诗中的竹韵

王维《竹里馆》的"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浮现脑海。这青青翠竹,自古便是文人墨客的心灵栖息地。记得杜甫在《严郑公宅同咏竹》中写"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此刻微风拂过,竟真嗅到竹叶特有的清香。

《咏竹》宋·徐庭筠
未出土时先有节,
及凌云处尚虚心。
一生清苦谁知得,
只有清风明月心。

午后竹思

翻阅《唐诗三百首》,发现咏竹诗竟有二十余首。李白《慈姥竹》中"野竹攒石生,含烟映江岛"的野趣,与白居易《池上竹下作》"水能性淡为吾友,竹解心虚即我师"的哲思,都在竹影摇曳间变得鲜活。

四时竹趣

陆游"解箨时闻声簌簌,放梢初见叶离离"写春竹萌发;刘禹锡"露涤铅粉节,风摇青玉枝"咏夏竹清姿;李商隐"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绘秋竹月色;而岑参"凛凛节奇霜晓,萧萧风动夜窗"则道尽冬竹风骨。

注:古人常以竹喻君子之德,其虚心劲节、四季常青的特性,成为永恒的精神图腾。

暮色竹语

夕阳给竹丛镀上金边时,想起张九龄"高节人相重,虚心世所知"的咏叹。这丛陪伴我三年的竹子,已从当初的矮小苗笋长成青翠修竹,恰如黄庭坚《咏竹》所言"竹笋才生黄犊角,蕨芽初长小儿拳"的成长轨迹。

合上日记本时,月光正透过竹叶在窗棂投下斑驳水墨。忽然懂得为何郑燮说"一枝一叶总关情"——原来这竹影摇曳间,藏着千年文脉的清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