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竹溪日记

竹子的古诗

咬定青山不放松——竹韵日记

晨起观竹有感

清晨推开窗,院角那丛翠竹在微风中沙沙作响,郑板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的诗句突然涌上心头。竹节上还挂着昨夜的雨露,在朝阳下折射出七彩光晕,像撒了一把碎钻。

竹之三德

古人常赞竹有"三德":其一直节虚心,恰如君子坦荡;其二四季常青,象征坚韧品格;其三中空有节,暗含处世智慧。我抚摸着竹竿上凸起的节痕,忽然明白为何东坡先生会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午后竹影记趣

日影西斜时,竹影在粉墙上作画。风过处,那些墨色线条便活了起来,时而如狂草疾书,时而似工笔描摹。想起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的意境,取来陶笛对着竹丛吹奏,竟有青翠的音符从笛孔蹦出。

  • 竹叶摩挲声如细雨
  • 新笋破土似春雷
  • 老竹弯腰若鞠躬

夜读竹诗偶得

灯下重读《咏竹》诗集,李白"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的句子让窗外的竹影更添诗意。忽然发现竹与月光竟是绝配——苏轼"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虽咏梅,用来形容月下竹林竟也贴切。此刻风摇竹动,仿佛整片竹林都在吟诵千年的诗句。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常建这句诗突然让我领悟:原来竹子最动人的不是它的挺拔,而是那份引领人走向宁静的力量。

合上日记本时,月光正为竹叶镶上银边。忽然懂得郑板桥笔下竹子的倔强——那不仅是植物的生长姿态,更是一种生命哲学的具象。愿我们都能如竹,在风雨中守住自己的青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