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竹溪日记

竹叶的古诗:一叶知秋意,半窗写清欢

竹叶的古诗:一叶知秋意,半窗写清欢

秋日小记

清晨推窗,忽见一片竹叶飘落案头,青黄交接的边缘蜷曲如舟,叶脉间还凝着昨夜的露珠。古人云“一叶知秋”,这枚竹叶大约就是秋天寄来的第一封信笺吧。

“露涤铅粉节,风摇青玉枝。”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这些咏竹的诗句突然涌上心头,像竹筒饭里蒸腾的热气,裹着文字的清香。

竹影记趣

午后在小区竹林散步,发现竹叶的飘落与梧桐截然不同。梧桐叶是打着旋儿告别的舞者,竹叶却像持重的学者,笔直坠地时还要发出“嚓”的轻响。蹲身拾起几片,发现每片叶尖都带着细微的锯齿,难怪李贺会说“竹叶泻清声”。

茶席偶得

用竹叶垫着新摘的桂花泡茶,玻璃杯里浮沉的叶片竟与宋代《竹谱详录》的插图重叠。忽然明白为何苏轼写“累尽吾何言,风来竹自啸”——这碧绿的叶子里,原来藏着千万年文人墨客的呼吸。

竹叶特写

夜窗随想

晚间整理书桌时,那片晨间的竹叶已蜷成翠绿的逗号。想起王维“竹径通幽处”的句子,忽然觉得每片竹叶都是时光的标点,在生命的诗行里标记着清雅的韵脚。遂取宣纸临摹叶形,墨色晕染处,仿佛听见了郑板桥笔下“衙斋卧听萧萧竹”的声响。

这小小竹叶,是自然的诗眼,是岁月的书签,更是造物主写给有心人的十四行诗。当我们在钢筋森林里匆忙奔走时,或许该学学竹叶的哲学——向下扎根,向上轻盈,在每一个节气里活出生命的弧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