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竹溪日记

空谷幽兰独自芳日记

空谷幽兰独自芳

山居日记·春深

暮春四月,山中连日雨后,空气清润如洗。我暂居於这远离尘嚣的小屋,本为寻一份清静,以完成搁置已久的书稿,却不意在此邂逅了一场无声的盛放。

今日午后,阳光终于挣破了云层的束缚,将金粉似的碎光洒满庭院。我推开吱呀作响的木窗,准备将受潮的书册搬到院中晾晒。就在转身的刹那,一阵极清极淡的幽香,乘着微风,若有还无地飘了过来。那香气不似桂花的甜腻,不似梅花的冷冽,它是一种沉静的、内敛的芬芳,需要你屏息凝神,才能捕捉到那一缕飘渺的仙踪。我几乎是下意识地循着这缕幽香,向屋后那片少有人至的杂木林走去。

邂逅幽兰

林间苔径湿滑,阳光被高处的枝叶筛滤,只落下斑驳的光影。愈往深处,那香气便愈发清晰起来。终于,在一处背阴的岩石旁,我见到了它——几株野生兰草,于乱石杂草之间,悄然挺立着青翠的叶片,并开出几茎淡绿色的花。花瓣素雅,形态飘逸,正如古人所言“兰叶春葳蕤”,它们静静地在那里,不攀不附,不争不抢。

我蹲下身,细细观赏。它们所处的环境甚是清贫,土壤贫瘠,阳光罕至,唯有晨露与雨水滋养。然而,它们却将根须牢牢扎于石缝,将叶片洗练得挺拔青翠,并将这世间最清雅的芬芳,毫无保留地奉献给这片空寂的山谷。若非我今日恰巧循香而来,谁又能知道它们在此处寂寞地盛开又凋零呢?它真正做到了“不以无人而不芳”。

所思所悟

凝视着这“空谷幽兰”,我不由得想起许多事。我们总追逐繁华与认可,渴望被看见,被听见,仿佛只有在人群的簇拥与掌声中,自身的价值才能得以确认。我们努力地迎合,拼命地展示,有时甚至忘记了本来的模样。而眼前这株兰草,它生于无人之境,无人欣赏,更无人喝彩,它开花,似乎仅仅是为了完成生命的本身,为了内在的丰盈与圆满,为了对得起这春光与雨露。它的芬芳,是给自己生命的献礼,而非取悦他人的手段。这份“独自芳”的傲骨与沉静,是何等的高贵与强大。

反观自身,我躲到山中来,美其名曰“寻找清静”,实则手机信号一有波动,便忍不住要去查看有无新的消息;书稿写不下去,也时常焦躁于外界的评价与可能的反馈。我的根,似乎并未能像兰草那样,深深地、安心地扎入属于自己的土壤。我的芬芳,是否也掺杂了太多期待外人嗅闻的杂念?

归去来兮

夕阳西下,山色渐暗。我告别那几株幽兰,缓步而归。那缕幽香仿佛已萦绕在心间,挥之不去。回到小屋,我没有立即打开电脑,而是为自己沏了一杯清茶,坐在廊下,看远山叠翠,暮霭升腾。

我想,兰之品格,并非要人人都避世索居,而是无论身处何地,是热闹都市还是寂静空谷,都能持守内心的一份宁静与笃定。不因境遇的顺逆而改变节操,不因外界的褒贬而动摇心志。能享受繁华,也能安于寂寞;能被人赏识,也能“独自芳”。

今夜,山风拂窗,带来凉意,也仿佛送来了那若有若无的兰香。我的内心,竟感到了一种久违的平静。书稿依旧艰难,未来依旧未知,但至少在此刻,我愿学习那空谷幽兰,先深深地扎根,再静静地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