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菊傲霜独自开——记重阳赏菊有感
重阳访菊记
晨起推窗,忽见庭院金粟满地,方知已是重阳时节。想起陶渊明"采菊东篱下"之句,遂携竹篮往城东菊圃而去。
菊圃见闻
行至菊园,但见千株竞放:金菊如旭日初升,白菊似新雪堆玉,紫菊若晚霞凝露。最奇是墙角数株绿菊,瓣如碧玉雕成,正是李商隐"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的鲜活注脚。花农老赵正在修剪残枝,见我便笑道:"这'宁可枝头抱香死'的倔脾气,倒是年年不改。"
"秋菊能傲霜,风霜重重恶。本性能耐寒,风霜其奈何?"
这首朱德元帅的咏菊诗突然浮现心头。细看那些顶着晨霜的花朵,花瓣上晶莹的霜粒竟似它们佩带的勋章。
菊韵三叠
一叠·形
龙爪菊舒展如飞天袖,墨牡丹层层叠叠似古装裙裾。最惊艳是名为"太白醉酒"的品种,金黄花瓣末端染着酡红,当真应了"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的唐诗意境。
二叠·香
俯身轻嗅,清冷药香沁入心脾。这香气不似桂花甜腻,不如梅香清冽,却带着金石般的凛冽,难怪屈原要"夕餐秋菊之落英"。
三叠·骨
触摸挺直的茎秆,竟有竹节般的硬度。想起黄巢"冲天香阵透长安"的豪言,这草木之躯里,确乎藏着铮铮铁骨。
归途随想
暮色中捧着几枝残菊归家,路过幼儿园听见童声清唱:"菊花开,秋风来..."忽然领悟:秋菊何尝不是在用绚烂告别?它们把最浓烈的色彩留给生命终点,犹如杜甫笔下"丛菊两开他日泪"的深沉。将菊花插入青瓷瓶,瓣上霜粒已化作水珠,在灯下闪着细碎的光,恰似这个季节最温柔的箴言。
(全文共计628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