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竹溪日记

秋月程颢

秋月程颢:一页秋夜的哲思日记

程颢的秋夜独白

秋月如霜,洒在书案的宣纸上,程颢提笔写下:“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墨迹在月光下泛着微光,仿佛与千年后的读者对话。这位北宋理学家在日记中袒露心迹:“今夜秋风穿堂,忽觉天地之理,不外乎一心。”

《秋月偶成》

道通天地有形外,
思入风云变态中。
富贵不淫贫贱乐,
男儿到此是豪雄。

理学家的月下沉思

程颢在日记中详细记述了秋夜悟道的过程:“庭前梧桐叶落,始知造化消息。月影移墙三寸,恰似天理流行。”他用砚台承接露水,比喻“格物致知”的治学态度。突然记起白日与学生辩论“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的场景,笔锋陡然变得圆融。

秋夜三悟

  • 露珠映月:见微知著的治学之道
  • 蟋蟀鸣砌:动静相宜的处世哲学
  • 桂香浮动:天人合一的终极追求

跨越千年的月光

日记末尾的墨迹略显斑驳:“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吾辈所求天理,不过让此心如同秋月,澄澈圆满。”程颢搁笔时,一片梧桐叶飘落砚台,他忽然微笑——原来这就是“物来顺应”的深意。

(此篇虚构日记融合程颢《秋日偶成》诗意,展现理学家观物穷理的典型思考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