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随笔:从"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到"停车坐爱枫林晚"的感悟
一、晨起遇秋雨
清晨推窗,竟真如王维《山居秋暝》所写"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般,昨夜不知何时落的雨,将院里的梧桐洗得发亮。石板路上积着浅浅的水洼,倒映着灰白的天空,偶尔被坠落的银杏叶点破,荡开一圈圈金色的涟漪。
二、午后的枫林行
午后突发奇想去了城郊的枫林,终于懂得杜牧为何要"停车坐爱枫林晚"了。那些枫叶红得极有层次——新绽的如胭脂,将老的似火炭,风过时簌簌飘落,竟像下着一场暖色调的雪。踩着厚厚的落叶层行走,沙沙声里忽然冒出几簇倔强的野菊,黄得澄澈,让人想起白居易"耐寒唯有东篱菊"的句子。
三、茶肆里的秋思
在山脚的茶肆歇脚时,老板端来新焙的桂花茶。捧着白瓷杯看水汽氤氲,恍惚觉得这场景该出现在某首宋词里。隔壁桌的老先生正用毛笔在宣纸上写"秋风生渭水,落叶满长安",墨迹在微潮的空气里干得极慢,就像此刻被拉长的黄昏。
四、夜读偶得
晚间重读《唐诗三百首》,发现古人写秋真是精妙。杜甫"无边落木萧萧下"写尽了肃杀,刘禹锡"晴空一鹤排云上"又道出昂扬,而李商隐"秋阴不散霜飞晚"则透着朦胧的忧郁。忽然窗外传来断续的虫鸣,才惊觉现代都市里竟还有蟋蟀,这些《诗经》里"七月在野"的小生灵,此刻正在暖气管道缝隙中唱着亘古不变的秋歌。
合上日记本时,月光正斜斜地爬上书桌。这个既承载着古诗意境,又充满个人记忆的秋日,终究也要像李清照说的"簟纹灯影"般,成为将来某刻蓦然回首的温暖光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