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惦念故人日记
霜降后三日,微凉
晨起推窗,见庭院梧桐已染半黄,忽忆王维《山中》"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之句。秋风掠过檐角风铃,叮咚声里恍若故人轻笑。自君南迁,竟已三载未闻棋枰敲子声矣。
旧游踪迹
午后整理书箧,忽跌落一沓泛黄信笺。最上方竟是庚子年重阳共登北山时,君于观景台石栏边挥就的七绝墨迹:"松涛卷地云扶屐,雁字横天秋入襟。莫笑临风痴立久,青山白首更谁吟?"当时笑他酸腐,如今指尖抚过墨痕洇染处,竟觉眼眶生热。
犹记那日下山时暮色苍茫,君指着西天残霞吟诵白居易"夕照红于烧,晴空碧胜蓝",而此刻窗外交织的秋雨,倒应了李商隐"巴山夜雨涨秋池"的况味。原来古人诗句早将千年后的离愁都道尽了。
茶烟里的幻影
沏君最爱的武夷岩茶,白雾腾绕间似见青衫身影坐在对面。那年春夜煮茶论诗,君以筷击盏诵苏轼"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而今方知此句之重。茶烟散尽时,唯见玻璃窗上雨痕纵横如泪,恍惚竟辨不清是今雨还是那年的夜雨。
近日多读韦应物"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之句,每至中宵披衣入院,总觉满阶落叶皆似故人书信。拾得一枚完整枫叶,欲学古人红叶题诗,却终嫌字拙而作罢。忽悟晏几道"欲把相思说似谁,浅情人不知"之叹,原非矫饰之辞。
夜阑独语
烛火摇曳中展读《唐诗别裁》,总在杜牧"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谁此凭阑干"处反复徘徊。秋窗雨声渐密,恍若故人踏雨而来的足音。或许惦念本就是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当我们在月光下吟诵同一首诗,千年前的月光与今夜的月光,便都照在彼此肩头了。
夜雨声里忽有所悟:惦念原不是残缺,而是让离别在诗行中获得永恒的重量。如同今夜被秋雨浸润的杜诗,明晨朝阳升起时,那些晶莹水珠都将化作照亮前路的星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