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思的古诗日记:落叶满阶红不扫
十月十五日 晴凉参半
晨起推窗,忽见阶前积了厚厚一层枫叶,红黄交错如打翻的胭脂盒。这才惊觉白居易"落叶满阶红不扫"的句子原是这般光景。往日读《秋思》总觉古人夸张,而今立于瑟瑟秋风中方知字字皆从肺腑中来。
诗词映照的现实
古人写秋总带着三分寂寥,马致远的"枯藤老树昏鸦"自不必说,就连豪放如辛弃疾也会写下"却道天凉好个秋"。从前觉得这般情绪未免过于消沉,如今却懂了——秋思从来不是无病呻吟,是西风卷起衣襟时胸腔自然的共鸣。午后清扫院落时,竹帚划过青石板的沙沙声,竟与一千年前白乐天听到的别无二致。
未时三刻 云影徘徊
整理旧书时忽从《唐诗别裁集》中飘出枚银杏书签,干枯的叶脉如老人手背的青筋。想起去年深秋与友人同游栖霞山,她指着满山红叶念了句"晓来谁染霜林醉",而今山叶再度转红,人却已隔重洋。杜牧"银烛秋光冷画屏"的意境,大约就是此刻斜阳透过窗棂,在空椅上投下长长孤影的景象。
秋思的时空对话
黄昏时带着茶具坐在枫树下品茗,看一片红叶飘落茶汤,恍若听见王实甫在《西厢记》里轻叹:"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古今秋思在此刻重叠,茶烟袅袅中忽然明白:秋从来不只是季节,而是藏在岁月褶皱里的时光信使。那些飘零的落叶,每片都镌刻着某个时代的叹息。
戌时初 星子渐明
夜风起时将落叶聚作小山,点燃后看火星如流萤飞舞。橙红火光里浮现许多面容:教我背《天净沙·秋思》的祖父,总爱在枫叶上写诗的同桌,还有去年秋天在银杏道上挥手作别的故人。忽然懂得纳兰性德"人生若只如初见"为何写在秋风里——原来所有离别都与秋季有着宿命般的牵连。
睡前重读《秋兴八首》,杜甫在夔州写的秋景隔着纸页漫溢而来。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千年前的秋思穿过时空,在今夜我的窗台上落下霜华。合日记本时发现不知何时有片枫叶夹在扉页,如一枚凝固的火焰,燃烧着所有时代里人类共通的、关于思念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