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独坐感怀
细数落叶听秋声
十月的晚风带着微凉的触感,我独自坐在老宅院的天井里。青石板上散落着几片梧桐叶,月光从四方屋檐的缺口漏下来,在地上画出模糊的光斑。
一、檐角悬月
记得杜牧写过"银烛秋光冷画屏",此刻的月光确实带着清冷的质感。墙角那株老桂树正在盛放,甜香混着夜露的气息,让人想起李商隐"月中霜里斗婵娟"的句子。忽然有露水滴在颈后,凉意顺着脊背窜上来,才惊觉夜已深了。
二、叶落知秋
风过时又有黄叶打着旋儿飘落,一片恰好掉在膝头的笔记本上。叶脉在月光下像金色的血管,让我想起白居易"萧萧黄叶闭疏窗"的意境。捡起五六片夹在书页里,忽然发现每片叶子的坠落轨迹都不相同——有的直坠如箭,有的盘旋似蝶,这大概就是陆游所谓"万物静观皆自得"的妙处。
三、虫鸣衬寂
墙根的蟋蟀声忽然密集起来,反而衬得夜色更静。这种以动衬静的笔法,倒是暗合王维"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的构思。远处传来模糊的梆子声,该是更夫在巡夜。屋檐阴影里有什么东西倏忽掠过,或许是来偷枣子的夜猫。
四、茶烟结思
手边的粗陶茶盏早已凉透,水面浮着片桂花瓣。看着自己呼出的白气在月光里消散,忽然明白为什么古人总说"天凉好个秋"。这样的夜晚适合想念远方的人,就像苏轼写"夜来幽梦忽还乡"时的情怀。起身时惊飞了檐下的麻雀,扑棱棱的振翅声划破了凝固的夜色。
合上日记本时,封皮沾了夜露变得潮润。这个秋夜收集的落叶与思绪,或许会在某个雪夜重新展开,那时大概又会生出"却话巴山夜雨时"的感慨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