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竹溪日记

短篇优秀文章:雨巷日记

短篇优秀文章:雨巷日记

潮湿的青石板与油纸伞

梅雨季的第三天,我撑着祖传的桐油纸伞走进巷子。青石板缝隙里渗出苔藓的腥气,像被打翻的绿色墨水,在凹凸不平的石面上晕染开来。伞骨传来雨滴的重量,每隔七秒就有水珠从伞沿坠落,在脚边炸成透明的小皇冠。

卖栀子花的老妪

转角处突然飘来栀子香,浓烈得几乎具象化成白色丝带。卖花人蜷缩在褪色的蓝布篷下,苍老的手指正将新鲜花朵串成项链。她耳垂上的银丁香随动作摇晃,让我想起外婆临终前摘下的那对耳环。"后生仔,买串花吧。"她沙哑的嗓音混着雨声,"香气能渗进日记本里。"

时光的褶皱

雨水在墙面的"拆"字上冲出褐色泪痕。二十年前,王先生曾在这面墙下教我临帖,他的狼毫笔尖总会蘸取过量墨汁,在宣纸上绽开意外的枝桠。如今书法班变成了奶茶店,不锈钢操作台反射的冷光,刺痛了我记录往事的钢笔。

【日记摘录】6月12日 雨
巷尾裁缝铺的玻璃橱窗依然雾蒙蒙,但再也映不出母亲试穿新旗袍的身影。陈师傅的顶针去年随他入了土,现在店铺挂着荧光绿的招牌,全天循环播放"美甲第二件半价"。

雨停时刻

黄昏时云层突然裂开缝隙,夕照将雨巷切成明暗交织的胶片。水洼里倒悬的天空飘着几缕炊烟,某户人家正在煎带鱼,油脂的焦香与残余的雨味发酵出奇异的乡愁。我合起写满三页的日记本,封皮上烫金的"短篇优秀文章"字样正慢慢吸收空气中的湿度。

在巷口回望时,发现自己的影子被拉长得像支蘸饱墨水的毛笔,而那些潮湿的记忆,已然在纸上洇出永不干涸的花。

名作简要赏析(狂人日记、沉沦、边城、受戒、倾城之恋、雨巷、鲜血玫瑰...

代表作雨巷我的记忆寻梦者单恋者烦忧 风格:戴望舒是上世纪30年代现代派的代表诗人,他的诗歌在艺术创作上经历了一个发展的过程,早期将中国诗风与西方诗风结合,以<雨巷>为代表,运用大量的象征性意象,使情与景巧妙结合起来,并将现代表现手法与古典诗词艺术融为一体,追求节奏感,让读者通过自己的联想而产生共鸣,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