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竹溪日记

相思李觏古诗日记:秋夜思语

相思李觏古诗日记:秋夜思语

十月十五日 阴雨绵绵

窗外秋雨淅沥,敲打着屋檐,发出清脆而孤寂的声响。我独坐灯下,翻开那本泛黄的诗集,李觏的《相思》赫然映入眼帘:“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这短短二十八字,仿佛一把钥匙,瞬间打开了我心中那扇尘封已久的门。

诗中的阻隔与我的远方

李觏笔下的“碧山”与“暮云”,不仅是地理上的阻隔,更是心理上难以逾越的鸿沟。这让我想起了自己离家千里的求学之路。故乡那座小城,如今也成了我“望极天涯不见”的地方。每次与家人通话,母亲总说:“家里一切都好,你安心学习。”可那声音背后的牵挂,又何尝不是被重重“暮云”所遮挡?

诗中“已恨碧山相阻隔”的无奈,与我此刻的心境如此契合。科技的发达让我们能瞬间联系,但屏幕前的笑脸真的能传递全部的温暖吗?或许,李觏当年的怅惘,在今日以另一种形式重现了。

暮云中的希望之光

然而李觏的诗并非全然绝望。细细品味,那“暮云”虽遮,但“落日”之景仍被铭记于心。这让我想起父亲常说的:“无论走多远,家的方向永远在心里。”于是我在日记本上写下:距离或许阻隔相聚,却让思念愈发醇厚。每一次的分别,都是为了更好的重逢。

雨渐停歇,月光透过云隙洒落。合上诗集,我决定明天要给家人写一封长信,不是微信里的只言片语,而是用笔尖慢慢勾勒的思念——就像李觏用诗句穿越千年,将情感凝固于纸笺。


或许有一天,当我也成为游子口中的故乡,才会真正明白:相思不止是苦楚,更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纽带。而李觏的诗,便是这纽带中最坚韧的一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