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竹溪日记

白露古诗中的节气之美——一篇秋日日记

白露古诗中的节气之美——一篇秋日日记

2023年9月8日 星期五 晴

清晨推开窗,忽见院中草叶上凝着晶莹的露珠,才惊觉今日已是白露。《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有云:"水土湿气凝而为露,秋属金,金色白,白者露之色,而气始寒也。"这让我想起杜甫《月夜忆舍弟》中那句经典:"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白露三候的诗意观察

古籍记载白露分三候:一候鸿雁来,二候玄鸟归,三候群鸟养羞。午后漫步至城郊湿地,果然见到南迁的雁群排成"人"字形掠过天空,不禁吟诵起白居易《南湖晚秋》:"八月白露降,湖中水方老。旦夕秋风多,衰荷半倾倒。"

古人写白露总带着几分清冷寂寥,王维《山中》写道:"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这种湿润的凉意,此刻正透过单薄的衬衫渗入肌肤。但农谚说"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母亲早间特意来电嘱咐要换上夹衣。

节气里的生活仪式

按照老家习俗,今日该饮白露茶。取出去年窖藏的龙井,沸水冲下时,茶叶在玻璃杯中舒展如初春的新绿。《本草纲目》记载白露水"愈百病,止消渴",遂接了些晨露煮茶。窗边独酌时,又记起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虽未至重阳,这凉意却已先至。

暮色中的节气沉思

傍晚散步时,发现小区桂花已结出米粒大小的花苞。邻居张奶奶正在采摘梧桐叶上的露水,说要给孙子治眼疾。这让我想起《食疗本草》里用白露露水洗眼的古方。夜色渐浓时,抬头望见朦胧的月亮,突然明白为什么古人总将白露与思乡相连——范仲淹《苏幕遮》写得多好:"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睡前整理书桌,在《唐诗三百首》中夹着的枫叶书签飘落,这枚去年白露时节采摘的枫叶,颜色已从艳红转为深褐。节气就是这样,在古诗的平仄里轮回,在露水的凝结中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