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鹳雀楼·立志日记
癸卯年冬月初九于长安南书房
晨起推窗,见终南山巅积雪如银,忽忆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之句,遂展纸研墨,记今日立志之思。
一、登楼之悟
午后与友人登大雁塔,极目四望,八百里秦川尽收眼底。想当年少年王之涣在鹳雀楼上挥毫时,不过弱冠之年,却已悟出「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至理。这九重砖塔的盘旋阶梯,恰似人生进阶的隐喻——每登高一层,视野便开阔一分,昔年觉得了不得的沟壑丘陵,而今看来不过是大地微微褶皱。
二、志在层楼
归家后展读《全唐诗》,见岑和先生批注此诗云:「非独目力之极,实乃心志之高」。忽觉汗颜:这些时日困于琐务,竟忘了少年时立志著书立说的初心。书案积尘三寸,砚台干涸如旱地,真真是「黄河之水天上来」,而我却任其断流枯竭。
「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曹植此句今日读来尤觉振聋发聩。想那盛唐诗人,哪个不是怀抱「致君尧舜上」的志向?李白纵酒狂歌时不忘「长风破浪会有时」,杜甫茅屋破败仍念「大庇天下寒士」。
三、更上层楼
酉时掌灯,将年度计划重写一过。原定的「读五十本书」改为「精读百部典籍」,「习作十万字」增为「三十万字著述」。虽知前路艰难,然想起白日在大雁塔顶见的苍鹰——唯有飞到足够高度,才能看见别人看不见的风景。
今夜星汉灿烂,恰似杜甫所言「星垂平野阔」。取案头《唐诗别裁》镇纸,忽见王荆公评注:「唐人志气,尽在层楼一语」。不禁莞尔:原来千年前的诗人,早已为我们写下立志的密码——生命不息,攀登不止。
熄灯就寝时,听得远处工坊更鼓三响。忽觉胸中块垒尽消,但闻心潮澎湃如钱塘潮涌。明日当效东坡「起舞弄清影」,开始攀登属于我的「鹳雀楼」。
关于登鹳雀楼的作文合集5篇
登鹳雀楼,醉于鹳雀楼,憾别鹳雀楼,不觉梦回千古……关于登鹳雀楼的作⽂3 “⽩⽇依⼭尽,黄河⼊海流。欲穷千⾥⽬,更上⼀层楼”这是诗⼈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古代很多的诗⼈和名⼈都去游玩过。黄鹤楼很美。⼤门⼝⼈⼭⼈海,⾥⾯有⼩吃,银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