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鹳雀楼之思:一场穿越千年的心灵对话
十月十五日 晴 微风
黄昏时分,我合上语文课本,脑海中依然回荡着白日所学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的这二十个字,像一枚投入心湖的石子,激起层层涟漪。我忽然生出一个念头:何不也去登高望远,看看能否与千年前的那位诗人产生些许共鸣?
登临之景
我爬上小区后山的观景台,虽无鹳雀楼的巍峨,却也足以俯瞰半座城市。夕阳正缓缓西沉,远处连绵的青山渐渐染上金红,恰似"白日依山尽"的现代诠释。没有黄河,但可见蜿蜒的江水和纵横的街道车流如织,向着天际延伸,这不正是"黄河入海流"的另一种呈现吗?
闭上眼睛,仿佛能听见风声中夹杂着历史的回响。那位唐代诗人是否也曾像我一样,怀着对远方的憧憬与对人生的思考?他的"欲穷千里目"是物理的眺望,更是精神的求索。而今天的我们,站在科技的肩膀上,早已能够真正地"穷千里目",甚至通过卫星看到整个地球的轮廓。但我们是否因此拥有了更开阔的胸襟和更深邃的智慧?
时空对话
我翻开随身携带的笔记本,再次品读这首诗。每读一遍,都有新的感悟。"更上一层楼"不仅是登高的动作,更是一种永不停歇的人生态度。作为八年级的学生,我们何尝不是在不断"更上一层楼"?从小学的懵懂到中学的探索,每一阶段都在攀登新的知识高峰。
王之涣看到的是山河壮丽,而我看到的是现代都市与自然交融的景观。时空相隔千年,但人类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对人生境界的追求,却如此相似。这或许就是古典诗词永恒的魅力——它跨越时空,与我们每个人的心灵对话。
心灵收获
下山的路上,我思考着这首诗给予我的启示。学习古诗文不是为了应付考试,而是为了与先人对话,汲取智慧养分。当我们真正理解"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深刻内涵时,就会明白: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需要我们不断攀登,不断超越自我。
夕阳完全隐没在山后,华灯初上。我回头望了望观景台,心中充满感激。感谢王之涣,感谢这首八年级课本中的古诗,让我在这个平凡的傍晚,收获了一场不平凡的心灵之旅。或许,这就是文化传承的意义——让千年前的诗意,照亮今天的成长之路。
暮色渐浓,我加快脚步。明天,又要开始新一天的学习攀登了。但我知道,每当想起这个黄昏,想起《登鹳雀楼》,我就会拥有"更上一层楼"的勇气和力量。
合唱及诵读经验
四、集思广益、不断学习,增长见识,提高个人修养。声部练习时,我们找一些中外歌曲一起学习,增长歌唱的.趣味性。比如《山楂树》,管老师已教大家第一段用俄文演唱,虽然目前还没达到演出水平,但也增长了知识。另外,我们抓住一切机会,三五结伴集体购票听合唱音乐会,相互分享学习体会。今年,我们去国家大剧院、中山音乐堂欣赏了国内外合唱,增长了见识,开阔了眼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