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竹溪日记

登高望远,品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之壮怀

登高望远,品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之壮怀

一、临峰而立

晨光熹微时,我踩着露水浸润的石阶向岱顶攀登。山岚如纱,缠绕着苍翠的松柏,远处传来樵夫伐木的叮咚声,与林间雀鸟的啁啾交织成天然乐章。想起杜甫笔下"造化钟神秀"的赞叹,脚步不觉轻快三分。

半山小记

在升仙坊小憩时,见石壁上刻着历代文人墨客的诗句。那些被风雨磨蚀的笔迹里,最醒目的仍是青莲居士"飞流直下三千尺"的狂放。但当我转头望见南天门在云海中若隐若现,突然懂得少陵野老"齐鲁青未了"的厚重——这不仅是地理的辽阔,更是生命境界的无涯。

二、绝顶抒怀

正午登临玉皇顶,云海在脚下翻涌如雪浪。十八盘化作蜿蜒的银链,中天门成了棋盘上的黑子。此刻方悟"荡胸生曾云"之妙,那些俗世烦忧,果真都成了"决眦入归鸟"时的点缀。山风猎猎,吹得衣袍鼓荡如帆,竟与千年前诗人衣袂翻飞的身影重叠。

古今对话

摩挲着观日峰的青铜栏杆,突然发现某处凹陷的纹路里嵌着半枚开元通宝。不知是哪个唐朝旅人遗落的铜钱,在阳光下泛着幽绿的光泽。这偶然的发现让"齐鲁青未了"有了具象的注脚——历史从未真正离去,它只是化作山风,年复一年地吟诵着永恒的诗篇。

三、下山偶得

归途经石峪经幢,见当代书法家重刻的《望岳》全文。夕阳给摩崖石刻镀上金边,那些字迹仿佛要破壁飞出。最动人的是"会当凌绝顶"的"会"字,既有蓄势待发的力量,又含着天人合一的圆融。此刻方懂诗人不单写山之高,更写心之旷——所谓"众山小",原是挣脱世俗桎梏后的精神图景。

暮色中回望岱宗,群峰已染上黛蓝。但我知道,那些被诗句点亮的风景,将永远明亮在文化的星河里。

...的经典古诗:登高方识远,天地纳于心。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清晨登悬剑山 黄莽 云雾苍山掩,悠然野径寻。 悬崖垂白练,飞鸟入幽林。 谁得真经去?空留宝剑吟。 登高方识远,天地纳于心。 【名句赏析】“登高方识远,天地纳于心”一联,含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