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望李白
十月十五日 晴
清晨薄雾未散,我便背起行囊踏上前往敬亭山的小径。这条被无数文人墨客踩过的石阶,今日在我脚下仿佛仍回荡着千年前的吟诵声。手捧泛黄的《李太白全集》,我在半山亭驻足远眺,忽然真正理解了「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的意境——那不是简单的风景描写,而是诗仙与天地精神往来的证言。
诗魂萦绕的山水
行至山腰处,见一泓清泉自石缝涌出,不禁想起李白「飞流直下三千尺」的豪迈。虽无庐山瀑布的壮阔,但这涓涓细流在朝阳下闪烁着银光,恍若诗句中蹦跳的音符。坐在溪边石上展卷重读《将进酒》,忽然有片枫叶飘落书页,恰停在「人生得意须尽欢」那句,仿佛诗仙跨越时空的回应。
李白诗中的山河永远带着酒香与剑气,他写「黄河之水天上来」时,是否正站在某座像我此刻立足的山巅?当他吟出「举杯邀明月」时,是否也感受过这般旷野的寂寞?这些追问随着山风在林间穿梭,化作松涛阵阵。
现代社会的诗心叩问
午后抵达山顶,手机突然涌入工作邮件提示。对着屏幕上的琐事,再看石刻的李白诗句「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忽然有种撕裂感。在这个被数字化裹挟的时代,我们是否还能保有盛唐诗人的洒脱?或许诗仙留下的不仅是文字,更是一种生命态度的示范——在规训与自由之间,永远选择忠于自我。
下山时特意绕道李白纪念亭,抚摸那些被岁月磨光的碑文,突然明白为什么他的诗能穿越千年。那些关于明月、美酒、剑与远方的吟唱,本质上都是对生命本真的呼唤。暮色中回首敬亭山,它依然静默矗立,如同守护着永恒的诗心。
今日最大的收获,或许不是拍了多少照片,而是在某个瞬间触摸到了中华文脉的跳动。当霓虹灯亮起时,我带着满身松香与半袖月光归来,手机里存下一句给自己的提醒:「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生活或许需要这样的诗意瞬间。
这学期学到诗仙李白使用夸张的手法的其中一句诗句是: ,;《登黄鹤楼...
这学期学到诗仙李白使用夸张的手法的其中一句诗句是: ,;《登黄鹤楼》中告诉我“登高才能望远”的诗句 是: ,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本题考查唐代著名诗句的识记与理解。第一空要求填写李白运用夸张手法的典型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出自《望庐山瀑布》,"三千尺"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