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竹溪日记

登飞来峰:一场与山对话的心灵之旅

登飞来峰:一场与山对话的心灵之旅

晨起寻山

清晨五点,我裹着薄雾向城郊的飞来峰走去。王安石那句"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在耳机里循环播放,青石板台阶上凝结的露珠打湿了运动鞋。山脚的报亭老人正在整理当日报纸,抬头笑道:"今天你是第三个念着古诗来爬山的。"

半山回望

行至半山腰的观景台,整座城市在晨曦中渐渐苏醒。忽然懂得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孤寂——此刻脚下是尚未开门的茶馆,远处高架桥上的车流已开始编织光的丝带。掏出笔记本记下这奇妙反差:现代文明与亘古青山在晨光中相拥。

顶峰顿悟

当终于触摸到宋代摩崖石刻时,太阳已跃上对面山巅。岩壁上"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的刻痕里,几只蚂蚁正搬运着面包屑。这让我想起去年在庐山错过的日出,当时执着于寻找最佳拍摄角度,反而错过了云雾在指尖流动的实感。

山教会我的事:不必追赶风景,让风景穿过你

下山随想

返程时选择了一条野径,腐殖土的气息让人想起地理课本说的"山地垂直带谱"。捡了片枫叶夹进随身带的《唐诗三百首》里,正好是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那页。手机突然震动,是同事询问项目进度,我拍下沾着泥的鞋尖发给他:"正在做最重要的需求调研——关于山的用户体验。"

暮色中回望渐暗的山影,突然明白古人为何总把志向比作高山。不是要征服峰顶,而是在攀登中不断遇见新的自己。就像此刻背包里那片枫叶,带着山的记忆,将在我书桌的台灯下继续讲述今天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