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竹溪日记

登飞来峰观山日记

登飞来峰观山日记

壬寅年八月十五 晴空万里

今日恰逢中秋佳节,我独往城西飞来峰而去。王安石诗云:"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此刻立于山脚,仰望峰顶古塔,方知古人诚不我欺。

晨光熹微时启程,石阶蜿蜒如龙脊。山间薄雾尚未散尽,露珠缀于草叶之间,每一步皆踏碎晶莹。行至半山腰,忽闻钟声自云深之处传来,悠长清越,惊起林间宿鸟振翅,羽翼划破晨雾的姿态,竟似水墨画中飞白的笔意。

山水之悟

登顶刹那,朝阳恰好跃出云海。金芒泼洒于连绵群峰,恍若给青翠山峦镀上佛光。极目远眺,江流如银带缠绕山麓,舟楫点点宛若浮萍。忽然懂得王荆公"不畏浮云"之境界——当人身处足够高度,世间纷扰便成了脚下飘散的云霭。

山风拂面时忽有所感:人生亦如登山。少年时只见石阶陡峭,中年时顾盼风景渐佳,及至顶峰,方知所有艰辛皆为铺垫。正如山水画中留白之处,最是韵味无穷,人生那些未达成的愿望、已错过的机缘,或许正是造就此刻圆满的必须。

午后于古塔檐下小憩,取随身携带的月饼与清茶。松涛阵阵如海浪,竟让人生出居于舟中之幻感。山与水的辩证在此刻了然:山是凝固的波涛,水是流动的峰峦,而人生就在这动静之间寻找平衡。

日斜时分下山,步履较来时轻盈许多。回头望向来路,石阶已隐于暮色苍茫之中,唯见塔尖依旧擎着天空。忽然明白,最高层的视野固然开阔,但攀登过程本身更值得珍视——那些气促心跳的瞬间、擦拭汗水的停顿,才是生命最真实的刻度。

暮色四合时抵达山脚,明月已悬于峰顶。今日方知,山水不仅是风景,更是映照心灵的明镜。千年前诗人看到的,或许正是此刻照耀着我的月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