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竹溪日记

画鸡古诗带拼音:一场诗意与童趣的邂逅

画鸡古诗带拼音:一场诗意与童趣的邂逅

晨读偶记

清晨的阳光透过纱窗洒在书桌上,我翻开那本泛黄的《古诗三百首》,指尖停在一首题为《画鸡》的小诗上。诗旁工整地标注着拼音:"huà jī táng táng qī cùn shēn,xuě máo yīng guàn xiǎo jīng shén..."(画鸡 唐寅 七寸身,雪毛英冠晓精神...)。这些拼音像一串小巧的钥匙,瞬间打开了记忆的闸门。

《画鸡》唐寅(带拼音)

huà jī táng táng qī cùn shēn
画鸡堂堂七寸身
xuě máo yīng guàn xiǎo jīng shén
雪毛英冠晓精神
píng shēng bù gǎn qīng yán yǔ
平生不敢轻言语
yī jiào qiān mén wàn hù kāi
一叫千门万户开

拼音里的诗意

记得小学时第一次接触这首诗,正是这些拼音让我跨越了古文的障碍。当读到"yī jiào qiān mén wàn hù kāi"时,脑海中浮现出雄鸡报晓、万户苏醒的壮观景象。老师说这是唐寅借鸡喻己,表达怀才不遇却依然保持傲骨的情怀。而当时的我,更着迷于诗句里那只"雪毛英冠"的大公鸡,它昂首挺胸的样子,活脱脱就像外婆家养的那只总爱站在墙头打鸣的花公鸡。

生活中的诗意再现

午后去菜市场,突然听见一阵熟悉的"喔喔喔——"。转头看见禽类摊位上,几只芦花鸡正神气活现地踱步。它们红冠如火焰,羽毛在阳光下泛着金属光泽,这不正是诗中"xuě máo yīng guàn"的写照吗?摊主大叔见我驻足,笑着说:"这可是正宗的土鸡,早上叫得可响哩!"我不禁莞尔,想起诗中"yī jiào qiān mén wàn hù kāi"的豪迈。

文化传承的思考

晚上辅导侄女功课,发现她的课本上依然保留着《画鸡》这首诗,只不过拼音标注变成了彩色印刷。她稚嫩的手指逐字点读:"huà...jī...",让我想起二十年前的自己。或许这就是文化传承的奇妙之处——同样的诗句,同样的拼音,连接着不同时代的孩子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当她把"qiān mén wàn hù"读成"敲门万户"时,我没有立即纠正,因为这个美丽的错误里,藏着童真与诗意碰撞的火花。

临睡前,我又默诵了一遍带拼音的《画鸡》。突然明白,古诗与拼音的结合,就像给古老的文化插上了翅膀。它让艰深的文字变得可亲,让历史的回响在现代人心中激起涟漪。这只"七寸身"的画中鸡,正通过拼音的桥梁,从五百年前的宣纸上,昂首阔步走进每个识字孩童的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