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起听琴
寅时初醒,窗外犹带残月。忽闻邻家传来《流水》琴音,七弦震颤间,恍若见伯牙子期对坐山涧。想起白居易《琴》诗:"丝桐合为琴,中有太古声",这泠泠之声竟将晨雾都染上了松墨色。
琴中诗境
午后翻检《全唐诗》,在李白《听蜀僧濬弹琴》处停留:"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忽然明白古人为何总将琴与诗并论——嵇康《琴赋》说"众器之中,琴德最优",恰似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的意境,弦外之音与言外之意在此水乳交融。
暮色弦歌
日暮时路过琴馆,见童子习《阳关三叠》,稚嫩指法竟让我想起苏轼《琴诗》:"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这千年之问仍在木纹间回荡。忽见墙角海棠落瓣沾在焦尾琴上,倒应了李清照"倚楼无语理瑶琴"的景致。
夜半琴思
夜读《溪山琴况》,徐上瀛言"琴者,禁也",却想起刘长卿"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的洒脱。月光漫过案头《琴操》竹简,忽然懂得古人为何要"左琴右书"——琴韵是听得见的诗词,诗词是读得懂的琴音。此刻远处传来《梅花三弄》,暗香浮动中,仿佛看见林逋正在孤山抚琴咏梅。
这一日的琴声诗韵,恰似张耒《琴台》所云:"一曲清商动九垓",让寻常日子染上了霜钟暮磬的况味。或许明日该学着像陶渊明那样,在无弦琴上体会"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的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