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门关的古诗——边塞风尘日记
2023年10月15日,晴,大风。
当我真正站在玉门关的残垣断壁前,那句从小就萦绕在耳边的古诗,如同穿越千年的风沙,猛地撞进心里:“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的《凉州词》,我念了无数遍,但唯有此刻,我才真正触摸到它的筋骨与魂魄。
荒凉与壮美的交响
眼前的景象,是任何高清照片都无法传递的苍莽。关城兀立于戈壁之上,四野是望不到边际的褐黄与灰白。风是这里绝对的主宰,它呼啸着,卷起细沙,抽打在脸上,带着一种粗粝的真实感。我裹紧了外套,试图在这亘古的长风中站稳。这就是诗里所描绘的“黄沙远上白云间”的意境吧,一种吞噬一切的荒凉,却也是一种震撼人心的壮美。它不温柔,不旖旎,却以其绝对的坦诚与冷酷,让人肃然起敬。
历史的回响
触摸着那些被风沙侵蚀了千百年的夯土城墙,指尖传来的是一种历史的粗粝感。我闭上眼,仿佛能听到驼铃叮当,商旅的队伍拖着长长的影子,从这里步入未知的西域;仿佛能看见金戈铁马,戍边的将士们倚着城垛,望向东方故乡的方向,眼神里是思乡的柔情与守卫家国的坚毅。玉门关,从来不仅仅是一个地理坐标,它是文明的隘口,是战争的烽火台,是无数悲欢离合的见证者。那些古诗,正是这无数故事的凝练与回响。
春风不度的哲思
“春风不度”。以前总觉得这是写实,是说这里的自然环境恶劣,了无生机。但此刻,我有了另一层理解。这“春风”,或许更是皇恩、是繁华、是家乡的温暖、是寻常的安稳生活。这一切,都被这巍巍关山所阻隔。对于戍卒和离人而言,关外是责任、是使命、是孤寂、是牺牲。古诗用一种极其含蓄又极其沉重的方式,道尽了这种家国与个人之间的宏大叙事与微末情感。这种哀而不怨、悲而能壮的气度,正是边塞诗最动人的力量。
当下的相遇
夕阳西下,将整个关城染成一片赤金。游客渐渐散去,天地间重归寂静。我坐在一块巨石上,看着巨大的日轮缓缓沉入地平线。此时此刻,我与千百年前写下那些诗句的诗人,看到的是同一轮落日,吹的是同样来自塞外的风。这种跨越时空的连接,让我感到一种莫名的感动。古诗不再是书本上冰冷的文字,而是有了温度,有了声音,有了画面。它是我此行的向导,而我眼前的风景,是它最鲜活的注解。
归途上,车内依旧安静。我回头望去,玉门关在暮色中只剩下一个黑色的剪影,如同一个巨大的句号,凝固在历史的长卷上。但我知道,那些诗句,连同今天的所见所感,已在我心里活了过来,再也无法抹去。此行,不负诗与远方。
有玉门关的边塞诗
以下是一些有玉门关的边塞诗:1. 《玉门关盖将军歌》- 岑参 盖将军,真丈夫。玉门关城迥且孤,黄沙万里白草枯。南邻犬戎北接胡,将军到来备不虞。五千甲兵胆力粗,军中无事但欢娱。2. 《关山月》- 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3. 《和王七玉门关听吹笛/塞上闻笛》- 高适...
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等人边塞诗赏析
“春风不度玉门关”,出自唐朝王之涣的《凉州词》,描写了边塞凉州雄伟壮阔又荒凉寂寞的景象,突出了戍边士卒的荒凉境遇。王之涣等一批诗人用他们的诗歌给我们展示了边塞风情,同时也表现一定的人文情怀。一、边塞诗给我们展示了边塞风情 王之涣的《凉州词》写到了边塞的荒凉与雄伟:远远奔流而来的黄河,好像与白云连在一...
...玉门关”,诗人在开篇描绘了一幅壮阔苍凉的边塞风景,概括了西北边 ...
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从军行》,诗句描绘了青海湖上空,长云弥温;湖的北面,横亘着绵廷千里的隐隐的雪山;越过雪山,是矗立在河西走廊荒漠中的一座孤城;再往西,就是和孤城遥遥相对的军事要塞--玉门关。诗人在开篇描绘了一幅壮阔苍凉的边塞风景,概括了西北边陲的状貌。故答案为:√ 解析:本题考察对...
《凉州词》是唐代著名诗人___所写的。其中“___,春风不度玉门关...
《凉州词》是唐代著名诗人所写的。其中“,春风不度玉门关。”是千古名句,表现了边塞之地的凄凉。 答案: 出自唐朝王翰的《凉州词》,将士何须哀怨那柳树不发芽,春风根本吹不到玉门关外。表现了边塞之地的凄凉。 故答案为: 王翰 羌笛何须怨杨柳©2022 Baidu |由 百度智能云 提供计算服务 | 使用百度前必读 | ...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 。”这首诗一、二句中的“暗...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 。”这首诗一、二句中的“暗”“孤”二字形象地展现了边塞 的景象。突出了将士们戍边生活的孤寂、艰苦。 答案: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荒凉、严寒、空旷、阴沉;©2022 Baidu |由 百度智能云 提供计算服务 | 使用百度前必读 | 文库协议 | 网站地图 | ...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一句表现了边塞士兵的……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一句表现了边塞士兵的……答案:思乡之情 解析:该题考查盛唐边塞诗的情感解读。"羌笛"是边塞典型乐器,"杨柳"既指《折杨柳》曲调(古代送别曲),又暗含"离别"意象。玉门关作为地理分界线,"春风不度"明写自然现象,实指皇恩难至。士兵借笛声"怨"杨柳,表面说"何须怨",...
四.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
答案:答:这首边塞诗描写了“青海”“长云”“雪山”“孤城”“玉门关”“黄沙”等富于边疆特色的景物,写景壮阔悲凉,有一种压抑感,表现了边塞的荒凉艰苦。问题2.“不破楼兰终不还”一句,抒发了戍边将士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前三句景物描写对这种情感的表达起什么作用?答案一:“不破楼兰终不还”是一句豪情壮语,...
四.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
答:这首边塞诗描写了“青海”“长云”“雪山”“孤城”“玉门关”“黄沙”等富于边疆特色的景物,写景壮阔悲凉,有一种压抑感,表现了边塞的荒凉艰苦。问题2.“不破楼兰终不还”一句,抒发了戍边将士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前三句景物描写对这种情感的表达起什么作用?答案一:“不破楼兰终不还”是一句豪情壮语,抒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