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坐敬亭山古诗中的心灵之旅
2023年5月15日 晴
今日重读李白《独坐敬亭山》,那句"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突然击中了我的心。这让我想起上周独自登山时的情景,于是决定记录下来。
山中的独处时光
清晨六点,我背着简单的行囊来到敬亭山脚下。与往常不同,这次我刻意避开了周末的人流,选择了一个工作日独自前来。沿着石阶缓步而上,晨露还未散去,打湿了我的裤脚。耳边只有自己的呼吸声和偶尔的鸟鸣,这让我真切体会到诗中"众鸟高飞尽"的意境。
与山对话
在半山腰的凉亭休息时,我取出随身带的诗集。翻到《独坐敬亭山》这一页,纸张已经有些泛黄。"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读到这里,我不禁抬头望向远处的山峰。阳光透过云层,在山脊上投下斑驳的光影,仿佛这座千年古山也在静静注视着我。
心灵的沉淀
登顶后,我找了块平整的石头坐下。山风拂面,带来松林的清香。此刻的我,远离城市的喧嚣,没有手机的干扰,就像诗中所描述的那样,与这座山建立了某种默契的联系。这种孤独不是寂寞,而是一种充盈的静默。
我想,李白当年写下这首诗时,或许也正经历着类似的感悟。当所有外在的繁华褪去,剩下的才是最真实的自我。山不会说话,却能用它的永恒包容我们所有的喜怒哀乐。
下山的思考
黄昏时分,我开始下山。夕阳将山峦染成金色,云彩如同燃烧的火焰。我突然明白,这首诗之所以能流传千年,正是因为它捕捉到了人类共通的情感——在自然中寻找心灵归宿的渴望。
回望渐渐远去的敬亭山,我在心中默念:"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这座山,这首诗,这次独行的经历,都将成为我记忆中最珍贵的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