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汉江古诗》中的思乡日记
春水迢迢,归心似箭
今日重读宋之问的《渡汉江》,"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两句倏然刺痛心房。窗外梧桐新叶初绽,与去年离家时院中老树姿态重叠,恍惚间汉江的粼粼波光竟映在了办公楼的玻璃幕墙上。
渡口与地铁站的时空交错
清晨挤地铁时,背包无意碰到旁人,那句"近乡情更怯"突然涌到嘴边。现代都市的钢铁洪流中,我们何尝不是另一种"不敢问来人"?手机通讯录里存着三百个联系人,却害怕突然拨通老家那个烂熟于心的号码。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这十个字像面镜子,照见了我抽屉里那张三年未用的返乡车票
电子时代的情感褶皱
视频通话里母亲总说冰箱塞满了我爱吃的腊味,这倒与"音书断"形成奇妙对照。汉江边的渔火变成了微信里闪烁的定位标记,可两千公里的距离从未真正缩短。昨夜整理云盘照片,发现上次全家团聚竟是疫情前的除夕。
舌尖上的乡愁考古
中午在湖北菜馆点了一道沔阳三蒸,蒸笼揭开的雾气里,突然理解诗人为何要强调"经冬复历春"。食物承载的记忆比日历更诚实——豆豉的咸香让我想起外婆总在立冬后开始腌制的腊鱼,而此刻冰箱里的半成品料理包正在嘲笑我的矫情。
下班时暴雨突至,地铁口卖莲蓬的老农让我想起汉江的采菱船。买了两支带回家插瓶,莲子清苦的味道像极了这首诗的尾韵。或许所有乡愁都是时空错位的产物,就像宋之问不会想到,千年后会有个异乡人对着手机天气预报里的故乡阴晴反复揣摩。